第三十一章 父亲教诲(3 / 4)

听一句西听一句,事情的大概情况也就知道得差不多了。

    原来,同村的林山清是阳山煤矿队的负责人,在打开局面以后,眼见着经济效益不错,人脉也逐渐拓宽,便动起了歪心思。林山清几次回到林承贤家说起工作,总是有意无意地透露出想要脱离乡里,自己单干的想法。有时还和林承贤开玩笑说,让他别在企业站干了,来阳山接着领着大家干,一年挣的钱够在单位干一辈子的。

    林山清不仅言辞上大胆直白,在实际的人事调配与工作任务分配中,更是逐步贯彻推行自己的意图。

    一时间,矿工们支持与反对的声音都很大。大家利用回家休息的日子,纷纷跑到林承贤家,急切地向他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。各方都把希望放在林承贤身上,希望他这个领头人拍板定案,明确煤矿队下一步的走向。

    林承贤始终耐心倾听着每个人的意见,他没有急于表态,希望能听取更多人的想法。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,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,他与乡政府、企业站的领导充分交换意见后,确定了最后的解决方案。

    受乡里领导的委托,企业站班子开会作出决议,林承贤去阳山矿宣布集体决定,并对煤矿队进行一系列调整。

    那天下午,大会在煤矿队食堂隆重举行。林秋水也坐在会场的一角,倾听着大会的发言。当林承贤在主席台宣布集体决定时,会场里鸦雀无声,目光齐刷刷看向他,等待着上级的决定性政策。

    林承贤在会上用严肃的语气,传达了乡党委、乡政府的指示,以及乡镇企业站领导班子开会做出的集体决定。他宣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首先明确了煤矿队继续归乡里领导,在人事安排上做出适当调整,张会兵任煤矿队书记,林山清继续担任煤矿队经理,对于矿上重大问题,煤矿队先拿出意见,报乡镇企业站批准后执行;在财务管理方面,煤矿队的资金开支不能一个人说了算,会计账目、会计报表每月报企业站财务;净利润实行“8515分成”,煤矿队百分之八十五利润以工资奖金形式分配给矿工,百分之十用于矿工福利,百分之五上交乡政府。这些措施的出台,让煤矿队重新回到乡里管理的轨道,保障了矿工的切身利益,彻底扭转了过去混乱无序的局面,纠正了种种乱象,消除了不安定因素,煤矿队又重获新生,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
    林承贤每宣布一条举措,会场上就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。压抑很久的人们,看到了光明的希望,焕发出了新的干劲。因为,这些勤劳朴实、憨厚善良的人们,把煤矿队已经当成了养家糊口的唯一指望。他们不希望把煤矿队搞乱搞砸,这可是全家人的饭碗啊!

    第二天上午,阳光和煦,绿柳成荫。

    林承贤带着林秋水去姑姑家探亲,从煤矿队到矿区宿舍,当中需要跨过一条宽阔的大河。河面上,一座长长的吊桥在微风中轻轻晃动,吊桥由一根根粗大铁索和木板搭建而成,每走一步,木板都会发出“嘎吱嘎吱”的声响,伴随着吊桥的晃动,让人感觉到摇摇欲坠。

    林秋水天生恐高,刚踏上吊桥,心脏就扑通扑通剧烈跳动起来,他双腿发软,每迈出一步都艰难无比,眼睛死死盯着脚下的木板,余光看见跳着细浪的水面,更是眩晕,不敢迈步。没挪几步,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畏惧和害怕,蹲在桥面上,哭泣起来,泪水顺着脸颊流淌滴落在桥板上。他双手死死抓住侧边护网,紧闭双眼,身体止不住地发抖,蹲在那里,一动也不敢动。

    林承贤听到儿子的哭声,马上停下脚步,转身走到他面前。他大声训斥道:“哭什么!男子汉大丈夫,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,往后还怎么面对更大的挑战?连个吊桥都害怕,那还怎么去大风大浪中锻炼?你平时不是最爱看打仗的电影吗?红军战士们强渡大渡河,面对枪林弹雨都不怕死,你连个吊桥都不敢过,那怎么行呢!你得拿出红军战士的勇气,战胜眼前的恐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