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六章 年轻人,你的思想很危险(2 / 3)

    “陛下……”

    舒芜面色一变,猛然抬头,正对上庆帝幽冷的目光,心中一颤,不敢多言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有本奏。”

    李承乾的声音再次传来,殿中众人都不由一惊,目光悚然的望着李承乾,曾文祥已经革职了,你还想怎样,难道真的要赶尽杀绝吗?

    “还有何事?”

    “陛下,曾文祥任太学祭酒多年,严重的污染了太学的学风,谁也不知道这太学的学生如今究竟是怎么想的,究竟是不是忠于陛下,忠于大庆,臣请陛下恩准,着道审司常驻太学,审查太学生的思想,监督太学学风,保证太学生的思想纯洁性,另,昨日啸聚宫门的太学生,一个个的目无庆律,当罚。”

    “准,道审司即日进驻太学,昨日啸聚之学子革去功名,清出太学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圣明。”

    一场朝会结束,昨日闹出的大动静盖棺定论,尽管这决定出乎所有人的预料,但是亲身经历一场刀光剑影的激辩的朝堂众人对此并无什么异议,只是再次见证了那位大庆太子爷的强势霸道,众臣心思各异,其中一些心思敏锐的朝臣也猛然意识到,这位太子爷在陛下心中的分量,恐怕远超那位看似众星捧月一般的赵王,思考着将来要如何与这位强势至极的太子爷相处。

    至于李承乾,则在散朝后,直接被叫到了临湖殿。

    此时的临湖殿,父子独处,气氛诡异。

    “你是太子,不要老想着打打杀杀,很多时候,杀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,对朝堂中人,还是要经笼络为主。”庆帝看着自家的儿子,语重心长的道。

    “可是能解决制造问题的人啊。”李承乾笑道,“父皇您还是太过心软了。”

    “年轻人啊,不要太气盛。”

    “不气盛能叫年轻人吗?”李承乾看着庆帝笑道,“父皇,您四十都不到,也算是年轻人,气盛一点没什么的。”

    “胡闹!”庆帝被怼的一愣一愣的,顿时有些恼火。

    “父皇,我只是就事论事罢了。”李承乾微笑道,“曾文祥这样的人,留着就是个祸害,不如杀了干净。”

    “杀他容易,但却会让朝堂中人离心离德,现在还用的上他们。”庆帝看着李承乾道,“你要明白,马上打天下容易,可想要治天下,还是需要这些读书人的。”

    “是什么让您觉得马上只能打天下,而不能治天下呢?”李承乾反问道,“是谁告诉您,只有靠着这些读书人才能治天下呢?”

    这一句把庆帝问的愣在了那里,过了好一会儿,他方才道,“你究竟是怎么想的?”

    李承乾微笑,“马上能打天下,不能治天下,这些,可能是您从小就学过的,那是跟谁学的呢?读书人。也可能是您从史书上看到的,那这些史书是谁写的呢?读书人,您所看所学,所有的认知都来自于读书人,所以觉得只有靠读书人才能治理天下,对不对。”

    庆帝此时只感到自己的脑子是嗡嗡的……

    他在说什么?他说的都是什么?他想表达什么?

    为什么我好像能听的懂,但又好像完全不懂他是什么意思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