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章 还有高手?(2 / 3)

>这句话,既符合角色性格,又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玩家的紧迫感。

指挥官的信号在变弱,再不快点,可能就来不及了!这种心理暗示,比任何强制性的倒计时都来得高明。

“代入感,就是这么来的。”

他不需要去刻意扮演谁,因为游戏的环境、角色的对话、任务的指引,都在帮助他成为这个小队的一员。

然后,是剧情的设置,如果说流畅的操控和精妙的引导是“骨架”,那剧情就是“血肉”

从4小队的视角,切换到指挥官的第一人称主观视角,这种视角的骤变,并没有让玩家感到不适应,反倒是切换视角之后,很多剧情就已经交代出来,与此同时。

制作组在这里又放了一个大钩子。

这个deo,就像一部精心编排的短片。

开局用爽快的战斗吸引你,中期用明确的目标和角色互动维持你的动力,最后用一个出乎意料的反转,勾起你强烈的好奇心。

可能在剧情深度上,暂时还看不出太多东西,但就“讲故事”的技巧而言,它无疑是成功的。

它成功地调动了玩家的情绪,让你在短短十几分钟内,体验到了紧张、爽快、担忧,以及最后的好奇与期待。

《终末战线:溯源》的这个deo,给他的就是这种感觉。

即便从目前展现的内容来看,敌人种类不多,场景也相对单一,似乎是一款体量不会特别庞大的作品。

但陈默却敏锐地察觉到,这款游戏的潜力,可能远超他的初步判断。

首先,核心玩法扎实。

射击手感、战斗节奏、角色区分度,这些基础的东西做得相当出色。

这是“好玩”的基石。

其次,美术风格讨喜,无论是角色立绘的精致度,还是战斗中2d动画的表现力,都可圈可点。

特别是那种略带夸张的断肢效果,在俯视角下反而成了加分项。

再次,剧情悬念十足。

指挥官的视角,神秘的金毛少女,那句“回家”,都为后续的故事铺设了巨大的想象空间,这游戏显然不满足于做一个单纯的“刷子游戏”,它有更大的叙事野心。
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星辰游戏选择的这个“俯视角射击+小队切换”的框架,本身就具备很高的扩展性。

无论是增加更多的枪械人形,设计更复杂的关卡,还是引入更丰富的敌人类型和boss战,都有很大的操作空间。

甚至可以做成肉鸽游戏

“难怪发布会上只放了个开场动画,然后就直接上deo。”

这个deo确实要上手之后才能感受到游戏的魅力。

“可惜了,deo太短。”

他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,指挥官的“回家”之路,究竟会走向何方4小队又将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

“嗯等等..这个预售活动是个什么玩意”

其实从刚才陈默游戏一结束,这个活动界面就已经弹出来了,只是他一直没仔细看。

“预购一口价38这么便宜”

“正式游戏上线后,通关游戏,预购玩家可以获得150%的终末战线点卷返利!!”

“啊这是什么营销套路”

陈默晃眼一看,又看了一眼,还是没搞懂,就这个deo质量38肯定不贵,完全没必要反卷啊,预购还1.5倍这对终末战线的玩家来说不是白送吗

图啥啊图影响力没道理啊..

这怎么赚钱呢

陈默琢磨了两下,没有琢磨出更多的细节。

事实上,他想不通这个营销路径是很正常的,因为站在传统游戏开发者的眼里,如果未来的成品游戏真的能延续的deo的质量,卖38那真是交个朋友。

然而,楚晨之所以这么定价,本身就没有把这款游戏当“单独”的游戏来发行。

《终末战线:溯源》承担的主要任务是,通过低价高质,吸引更多的圈外玩家入圈,通过叙事和角色塑造,让玩家对角色产生好感。

时长不会太长,开发量也不会太多,但剧情绝对完整,只要玩家通关,就意味着玩家对角色至少是有印象的,等到他们拿到反的点卷之后.

《终末战线》商场里的等待他们,将会是溯源小队的皮肤包,戒指包,是目前还未出场角色的特典皮肤

这反出去的150%不过是鱼饵。

只要楚晨的剧情能抓人。

转化率哪怕只有千分之一,楚晨能够拿到的营收,也会相当恐怖。

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