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京市,而且我舍不得离开潘老师。”
两人扭头看秦枫。
潘海峰撑着身体:“其实你才是最可能跑去海岛发展的人,你就不是个让人省心的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474章重大进展(第2/2页)
秦枫举起双手投降:“我不可能,就算我有这个想法,难道祝院长和汤院长能放过我?”
“也对。”潘海峰若有所思:“你真起了跑路的念头,他两老能卷个铺盖睡你家门口,缠着你直到你放弃。”
三人哈哈大笑。
秦枫在办公室里坐了一会儿,理直气壮地把常武找出来的海岛资料复印了一份带走。
林朝阳也拿了一一大叠资料,是从机械工程教授那儿借来的外国文献。
“我已经想好了,要是多功能机械的方案不通过,我就想别的机器,总会有一款机器能入他们的眼。”
秦枫笑着鼓励:“舅舅你加油。”
次日,他们从杨思琴口中得知了事情进展。
融资方案递交上去后,立马收到中央重视。
这已经不仅仅是建筑工程领域的事,融资两个字就表明了这已经是一桩经济事件。
光是融资方案就已经被讨论了很多次,大大小小的会议一天好几场。
听说不仅相关部门,几所名校的经济学教授都被拉过来讨论。
杨思琴忍着兴奋:“我收到的消息,领导初步通过了融资方案,研发公司八成是能够成立的。”
会议室里,各小组的负责人都开始欢呼,就连老邓这么大的年纪,也和小年轻一起欢呼。
距离盾构机研发项目正式启动,又往前推进了一步。
“小杨,你还收到什么信息?”
杨思琴笑着看秦枫:“主要还是按照秦工的融资方案,由机械工业部牵头,引进几家大国企,大家都是体制内的,应该都了解,这样的大项目,从策划到落地,时间不会短。”
大家都很了解。
林朝阳道:“既然有了眉目,那我们机械总院的同志,就先申请一笔经费,开始多功能机械的研发。”
老邓站起来:“既然这样,我就继续等着,我明天在大学里有个讲座,先回去准备了。”
杨思琴也道:“我正在参与多功能机械的海外市场调研,也要先走了。”
大家都有其他工作,陆续离开会议室。
就剩下秦枫。
闲的人好像就剩下他了。
好不习惯。
秦枫走出会议室,脚步一转去了汤院长的办公室。
盾构机的研发项目搁置,他总不能一直无所事事等着,还是找个小项目跟一跟,打发时间也好。
“秦枫,你来得正好,进来我办公室谈一谈。”
秦枫刚上楼梯,在走廊上就遇见了汤院长。
进了办公室,汤院长还未坐稳就说:“长话短说,现在有一个任务需要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