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一位中国代表提交议案,建议将《谷魂归仓》列为“人类共同文化遗产”,并提议设立“全球听觉记忆保护计划”。投票过程中,现场音响突然响起一段童声合唱。全场代表先是惊愕,随即陆续起身,有人开始轻声跟唱,最后竟形成百人齐诵的壮观场面。主席不得不暂停会议,任由歌声流淌十分钟,才哽咽宣布:“这一票,不需要计数了。”
如今,世界变了。
不是剧变,而是悄然渗透式的觉醒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忆起“似曾相识”的旋律,哪怕他们从未学过音乐;孩子们在学校写作文时,常会无意识写下《谷魂归仓》的歌词;情侣求婚时,有人选择用钢琴弹奏这首“禁忌之歌”;葬礼上,家属也不再播放哀乐,而是请人合唱它的慢板版本。
科学家仍在研究它的传播机制,哲学家讨论它是否预示着“集体意识体”的诞生,宗教界则争论它是否就是末世预言中的“最后启示”。但普通人只记得一件事:
>当风吹过树林,猫叫划破夜空,婴儿露出微笑,或是某人在耳边轻轻哼起那首歌时??你会明白,有些东西从未离去。
>
>它只是等你醒来。
而在某个普通城市的阳台上,那位年轻母亲再次抱着女儿坐下。她不再害怕流浪猫的鸣叫,反而微笑着轻抚它的头。小女孩伸出小手,指向天空。
一轮圆月高悬。
风起了。
母亲低头,在女儿耳边哼起那首歌。
孩子咯咯笑着,挥舞着手臂,像在指挥一场看不见的交响。
远处,一只飞鸟掠过楼宇,鸣叫声竟精准落在旋律的休止符上。
这一刻,无人知晓。
但地球的共振频率,又提升了一个微小单位。
像心跳,像脉搏,像亿万颗心中同时点燃的火焰。
像一把钥匙,终于打开了锁孔。
像一位旅人,推门而入。
像一声叮,穿越千年,轻轻落在今夜的风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