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4章 底线在哪里?(2 / 3)

和失序。

    他将清凉寺的问题,清晰地定位在是否坚守宗教本质、是否遵守法律法规、是否维护社会风气的原则性高度上。

    没有激烈的言辞,没有愤怒的指责,只有基于事实的层层剖析和直指核心的灵魂拷问。

    每一个问题抛出,都让刘世廷脸上的“理解式”笑容僵硬一分,也让会议室里其他常委眼中的疑虑和审视加深一层。

    空气仿佛被江昭宁冰冷的声音冻结了,只剩下无声的震撼在弥漫。

    会议室里陷入一片死寂,连空气都仿佛凝结成了冰。

    刘世廷脸上那标志性的温和笑容彻底僵住,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,眼神深处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狼狈和恼怒。

    他下意识地端起保温杯,却发现自己的手指也在不易察觉地轻颤。

    他勉强喝了一口水,喉咙滚动,似乎在吞咽某种难以言说的梗塞感。

    他张了张嘴,似乎想反驳江昭宁“过度解读”、“不了解宗教特殊性”,或者再强调一下“稳定大局”、“避免引发宗教矛盾”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但最终,在江昭宁那如寒潭般深沉冷冽的目光逼视下,在秦怡列举的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,他那些惯用的、圆滑的词汇,第一次显得如此苍白无力。

    他最终只是喉结再次滚动了一下,将到了嘴边的话又硬生生咽了回去,脸色变得有些灰败。

    “农禅祖训,丢到了爪哇国!”江昭宁的声音再次响起。

    这一次,却带着一种穿透时空的沉重回响。

    不再是刚才的雷霆震怒,而是沉淀下来的、锥心刺骨的悲凉。

    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会议室厚厚的墙壁,投向了远方那座云雾缭绕的山巅古刹。

    “诸位,可还记得我刚才吟的布袋和尚那首偈子?”他再次低声吟诵,声音在寂静的会议室里回荡,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的重量:“‘手把青秧插满田,低头便见水中天。六根清净方为道,退步原来是向前’……”

    吟诵完,他陷入了短暂的沉默,那沉默里饱含着对一种逝去精神的深切缅怀。

    “低头插秧,寻常劳作。就在这最低的姿态里,在浑浊的泥水中,却映照出朗朗乾坤,浩瀚青天!”

    江昭宁的声音陡然拔高,“这是何等的智慧!何等的境界!六根不为外尘所染,在劳作中保持清净,这就是修行的大道!”

    “看似退步,弯腰插秧,实则是向前,证悟大道!”

    “清凉寺的僧侣,正是在这片禅田里,一锄一犁,躬耕不辍,在汗水中打磨心性,在泥土里参悟禅机!”

    “这片田,是他们的命脉,是他们精神的象征!是他们区别于世俗、证得菩提的根基!”

    他的目光锐利如电,扫过鄂建设和谷庄,扫过每一个常委的脸,最后定格在虚无的前方,仿佛看到了那荒草丛生的禅田景象:“可如今呢?田,荒了!心,也荒了!”

    “精神的根脉,断了!”

    “他们抛弃了赖以立身的根本,抛弃了祖师大德用血汗践行的道路!”

   &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