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5章 我们还有多少余钱?(2 / 3)

旅游,账本上明明白白,巨大的经济收益进了旅游的口袋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的逻辑是——既然受益最大的是旅游,”秦怡的语气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于应对,“那么支撑起这一切的最核心基础,也就是这古建筑本身的保护、修缮、维护,这笔巨额投入,‘理所当然’就应该由旅游口承担大头。”

    她略作停顿,加重了后半句的转述,“他们强调,文物保护是源头、是根基,这点没错;但旅游开发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,不能只进不出。这钱,应该‘反哺’回去,用来维系文物的安全持续,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?”

    会场响起几声轻微而克制的倒吸冷气。

    秦怡目光投向鄂建设,语调平静却含着尖锐的质感:“这就是他们的核心态度——要么旅游局一家负责这庞大开销,要么两家共同分担。”

    “总之,他们认为文化局财政预算本就紧张、负担沉重,‘完全独立承担’这么大一个窟窿的修缮专款,既不现实,也不公平。这就是症结所在,江书记,各位领导。”

    她微微收住话头,无声地环顾四周,最后沉沉补上一句总结:“结果就是……两个部门、两种说法,彼此认定‘出师有名’。”

    “报告一次次打上来,讨论会开了好几场,可……钱!钱的问题始终卡在最关键的地方,推不动、挪不了。”

    “谁也咬不死它该归谁,谁都不愿意也觉得自己无力独立承担这笔巨大的、实实在在的支出。”

    “仿佛那根本就不是一张拨款表,而是一个烫得拿不住的炭球,在两只手之间来回抛掷,都怕在掌心停留太久烫出了泡。”

    林方政叹息道:“旅游局是管旅游接待服务不假!”

    “但我们收的门票钱,大头是用于景区日常运营维护、人员工资、环境保洁、安全巡查、宣传营销!”

    “哪一项不是刚需?哪一项能省?我们还有多少余钱?”

    这一席话如同一把无形的钩子,瞬间把所有人的目光都扯向了文化局鄂建设的位置。

    空气骤然凝成有形的压力,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头顶、后背。

    鄂建设的脸迅速涨红起来,汗水真真切切地沿着鬓角滚落。

    那半杯端在手里用以掩饰的茶,因手腕不稳而轻微摇晃,淡黄的茶汤在杯壁上晃动,映照出他此刻仓皇狼狈的倒影。

    他张了张嘴,嘴唇无声翕动了几下,喉咙干得像卡了把沙砾。

    江昭宁眼神如鹰隼锁定猎物,毫无感情地追问:“她说得是不是事实?”

    这句话,像一把冷硬的凿子,猛地钉进了死寂的空气中。

    鄂建设身体不易察觉地哆嗦了一下,肩背绷紧如拉满的弓弦。

    会议桌下,藏在阴影里的膝盖竟无意识地小幅度地打起颤来。

    豆大的汗珠彻底失去了控制,顺着油腻的额角滑落到颧骨,又滚过剧烈跳动的颈部血管,最终洇湿了他浅蓝色衬衣领口的一角。

    “……是……不是。”鄂建设的声音黏滞混沌,带着一种惊惧之下语序颠倒的混乱。

    这两个字吐得含混不清又心虚不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