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4章 三好(1 / 2)

大明伪君子 张三好 1567 字 2天前

捷报入京,朝野沸腾。

鹅毛口和沙岭接连两场大捷,彻底打出了陈牧的赫赫威名。

所有之于各种原因形成的反对声音,彻底偃旗息鼓。

在朝野一片颂扬之声,不光力排众议提拔陈牧的景运帝,个人威望空前提高,连带着苏昙也再次进步,正式升任吏部尚书,只等合适时机廷推入阁。

景运帝更是狂喜之下,在殿上亲书三个“好”字,派锦衣亲军星夜送到了陈牧面前。

“陛下够抠的啊,一张纸就把我打发了?”

陈牧举着那张皇帝陛下的御笔亲提,在郭桓面前不住抖来抖去,嘴里是不断的吐槽,可脸上的笑意却怎么也压不住,一张嘴都快咧到脑后了。

要多显摆,有多显摆。

郭桓心情好,也没和他计较,反而罕见拱手道:“抚台立此不世奇功,老朽为抚台贺”

一句话把陈牧说的汗毛直竖,赶紧跳到一旁,诧异万分道:“郭公,您老这什么意思?”

这老头可不是那种喜欢拍马屁的人,因为和他的私人关系,平常言行更近乎一个严肃的长辈。

要不是有上下级关系,陈牧相信这老头一天能管束他八百回。

此刻突然整这么一下,容不得陈牧不提高警惕。

果然,就见郭桓脸色肃然道:“忠义啊,你可知陛下这三个好字,有何含义?”

陈牧下意识的摇了摇头,紧接着又点点头,道:“额,当有肯定这次大战的意思”

“然后呢?”

“然后....”

陈牧连忙拱手,姿态之恭敬,连最苛刻的礼学宗师来了都挑不出毛病。

“请郭公教我”

郭桓也没和他打哑谜,正色道:“第一层的确是表面的意思,你先平二王谋反,再败蒙古大军,与国与您皆有大功,陛下一个好字,便是这一层。”

“第二层,数十万大军云集山西,每日都需消耗海量的钱粮,其中大部都消耗在运输途中,听你说如今国库空虚,想来势必难以久撑,你能迅速结束战事,可为朝廷节省最少百万石钱粮,此也当一个好字”

郭桓顿了顿,又继续开口道:“第三层,是隐藏最深,最复杂,恐怕也是最重要的,你从一个县令一跃成为巡抚,陛下必然承受着天大的压力,你能立此大功,在陛下那自然能当一个好字”

“而好字,拆开又是女子二字,你身边的女子只有一位夫人,也就是苏昙的女儿苏青橙,故此老夫猜测,陛下是想让你做孤臣,用这个好字,是警告也是提醒,你需要注意与苏家的关系,毕竟你如今身份不同,苏昙也即将入阁,”

郭桓的话犹如一柄重锤,狠狠砸在陈牧脑海之中,刚刚的喜悦荡然无存,好半晌陈牧才搓了把脸,喃喃道:“郭公,这是您老的猜测吧,岳父是昔年潜邸旧人,陛下的绝对心腹重臣,应该不会如此多疑吧?”

他心里存了三分侥幸,可这话自己都有些不信。

朱家皇帝呀,有不多疑的么?

那是祖传的手艺。

郭桓眸光深沉,语气中竟有一丝萧索的意味道:“这些的确是老夫猜测,不过恐怕八九不离十呀”

“昔年先帝一意修玄,便经常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试探群臣”

“陛下虽然年纪尚轻,可耳濡目染,总会学的其中三味”

“毕竟文官与武将,中枢与封疆,历来不适合交结太过,如今你翁婿二人,一入中枢,一掌重兵,再很多人看来,有些过了”

其实郭桓还有一样猜测没说,他已经有所察觉,陈牧对军权有些过于热衷了,难免遭陛下猜忌。

这话要是说出来,非得把陈牧吓死不可。

不过郭桓对此倒是并不担心,浸润官场多年的他,看的比陈牧明白的多。

这位巡抚大人在山西待不了多久了。

朝廷不会放任这样一个统帅过数十万大军的人,继续在山西军政一把抓,

有些事,要防患于未然。

这已经不是皇帝信任不信任的事,而是必要的手段。

在郭桓看来,既然陈牧没办法短期内回京,那他的未来应该在江南。

一来离山西足够远。

二来文章锦绣地,温柔富贵乡,也足以配得上他的大功劳。

故而当陈牧开口问他该如何应对时,老郭桓一改严肃面容,调笑道:“能怎么办,你何能和离不成?”

陈牧赶紧摇了摇头:“不能”

“哈哈哈哈,那就是了,老夫不过提醒你注意罢了,毕竟是亲族,哪能真的断了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