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5章 元神追凶,执道之杀(1 / 8)

    林小苏当先而行,尹惕紧随一侧,回答林小苏的第一个问题:事发之时,是何种场景?

    他们渐行渐远,场中之人,各自分立。

    刑部尚书宋立夫目光闪烁……

    耳畔传来一个极轻的声音:“宋大人,李承年他……他是否犯了一个忌讳?”

    是七皇子的声音。

    宋立夫道:“殿下指的是,他站将出来为文华阁说话,似有收买人心之嫌?”

    “正是,这乃是官场大忌,咱们这位小兄弟,似乎还是嫩了些,你这位老前辈,可得多提点提点他。”

    宋立夫笑了:“殿下已待他如兄弟了!”

    “本王曾是军旅之人,军旅之人总是简单些,凭他所做的事情,足以成为我兄弟,只是身在皇家,不便于表露而已。”七皇子道。

    宋立夫道:“殿下本不擅官场之事,都能看出此为忌讳,陛下自然也看得出来,那么请问殿下,陛下为何还成全他这次人心之收买?”

    七皇子愣住了。

    是啊,自己这个官场楞头青都看出来这位兄弟有收买人心之嫌,父皇掌控天下四十余载,怎么可能看不出来?

    为什么父皇对他没有半分反感,反而极力成全于他,将文华阁的感激之情,亲手送到他的头上?

    “大人,这是为何?”七皇子直接问。

    宋立夫解释道:“此即为各取所需也!李大人虽然年轻,却深谙官场之道,他需要朝堂大佬的支持,而陛下也需要朝堂大佬对他的认同。”

    解释虽然简单,但道理却是一点就明。

    七皇子不是蠢材,他也隐约懂了一些。

    父皇提拔这位天才,非常突兀。

    朝中会有异声,甚至民间也会有异动,大家会说,这位陛下火速提拔一名巡察使,惟一的目的就是拿下太子。

    这不是父皇想要的听到的解释。

    父皇希望听到的声音是:提拔这位巡察使是正当提拔,只不过凑巧这位巡察使发现了太子的罪证,太子被拿下,不是他处心积虑,而是人犯了错,必有报应的实际演绎。

    所以,父皇在强化一个事实,那就是李承年其人,值得提拔。

    官场中用人,是有舆论氛围的。

    而文华阁,掌管的是皇朝资料,此外,还有一重职能,那就是管理天下读书人的言论。

    在这个时代,几乎等同于国家档案馆与宣传部的合体。

    如果林小苏得到他们的认同,民间也就会少很多杂音。

    这些,七皇子殿下在宋立夫提醒下,头脑中转了半天,终于想明白。

    宋立夫最后一句话飘然而来,极轻极轻:“殿下现在也该开始学一学官场心术了。”

    七皇子心头猛然大跳。

    官场心术!

 &n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