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3章 全都附魔了?(1 / 5)

    董满贵这边的小组刚一动手,立马带动了气氛。

    工人们围着模具忙得热火朝天,车间里其他小组的人也忍不住往这边瞅。

    黄平涛看在眼里,心里暗暗一动。

    他平日里不爱整那些花里胡哨、虚头巴脑的东西。

    可眼下见董满贵先声夺人,他要是真一点表示都没有,岂不是落在了后头?

    皱眉轻轻一个思索。

    他也不跟老董比模具,而是将重点转向“工艺流程”。

    黄平涛咳了一声,抬手招呼大家先停下手里的活,目光扫过一圈,语气比平时多了几分沉稳:

    “兄弟们,咱们车间以前都是照章办事,时间一到、温度一够,就把东西从模具里顶出来。”

    “可不同批次的胶料差异大,这么死板地做,成品不是偏硬,就是偏软。”

    “要想把质量真正稳住,就得把工艺流程摸透。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接着说:

    “我琢磨着,从今天起,咱小组在完成生产任务后,专门挤出点时间做一轮对比实验。用同一批胶料,试着拉长、缩短硫化时间,再配合不同温度,看看出来的性能差别在哪儿。”

    “等规律摸清楚了,我们就能给不同的胶料定出一份更精确的硫化时间表。以后谁干,都有个准谱,质量自然就稳了。”

    眼看董满贵和黄平涛都拿出态度,赵跃进也不甘示弱。

    “模具和硫化他们盯着,那咱们就盯原料配比。”

    他眯着眼,语气一贯冷静。

    “十斤料里差二两,出来的制品寿命能差一倍!”

    “从现在开始,咱小组就专门盯配比,争取把配比调到最细。”

    “谁发现配比改进能提升性能,我亲自记功!”

    孙建波年轻,但脑子灵活,此刻见别人都亮了手段,哪里还甘心落后?

    “那咱们就搞耐久实验!”

    “别的只管做出来,咱们小组专管试!”

    “最直接的,拿新做的胶套装到试验机上,反复压缩、反复顶,折腾个几千几万次,看看是不是开裂、是不是变形。”

    “或者把样品丢到油里、酸里、碱里泡一泡,泡上几天,再拿出来接着压,看它还能不能撑得住。”

    小伙子们一听,眼睛全亮了,立马来了劲儿。

    “这活咱爱干!”有人哈哈一笑,

    “模具、配方那些活看不出效果,这个实验一折腾,立马就知道真家伙还是假把式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能撑得住就说明料好工艺好,要是压裂了,泡变形了,咱也能马上找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再说了,这活有意思!比照着表格干零活带劲多了,算是跟零件硬碰硬!”

    一时间,整个橡胶车间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