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棉花复原了连队第一代拖拉机,连排气管冒出的“黑烟“都是用深灰色棉花精心制作的。
但问题也接踵而至。一次质检时,王石磊发现好几个玩具的关节处容易脱落。
全连围坐在一起开“诸葛亮会“,最后还是机械师老吴想出办法——用军用水壶的密封胶圈做关节,既灵活又牢固。
最热闹的是给玩具取名环节。有人提议叫“垦荒熊“,有人坚持用“丝路云宝“,还有人开玩笑说叫“王指导的歪瓜裂枣“。
最后投票选出“绒疆卫士“,既体现军垦特色,又带着棉花的柔软质感。
他们的样品拿到团里,团长看着这些形状各异的东西也是一脸懵逼。
你让他打仗行,你让他种地行,你让他给这些东西拿出啥意见?还不如让他去拼刺刀。
不过很快叶雨泽派来的专业人员就到了,他们还带来了一些设备和样品。
因为准备拿一连当试点,所以直接来了这里。
他们没想到的是,一连竟然做出来这么多东西,虽然千奇百怪,但不得不承认,好像还不错耶!
于是,他们带着连里人一起做了起来,因为有了专业的设备,速度也快了很多……
样品很快寄到了米国,叶雨泽自然也不懂,他让二红她们负责检验,并且把凯丽也喊了过来。
结果,几个女人看见玩具就疯了,一个个抱着就不撒手。太可爱了……
结果自然是必须要,越多越好。
北疆的长绒棉质量世界闻名,大部分都用来出口了,做成的玩具,质量怎么可能差?
叶雨泽欣慰的看着这几个激动的女人们,心里也满满的成就感。这事情成了,以后兵团人的生活,肯定就彻底不一样了。
一个月后的深夜,王石磊站在仓库门口,看着满满的一仓库玩具,心情复杂又激动。
月光从窗口照进来。那些精心制作的小熊、骏马、花朵仿佛都在轻轻晃动。
手机突然震动,叶总发来消息:“样品完全合格,订单已经发出,但一定要注意质量和卫生要求。”
王石磊习惯的一个立正:“是,保证完成任务!”
喊完这句话,他才反应过来这是手机,不由得笑了起来。
然后摸着口袋里那个被他揉得皱巴巴的棉花小熊——正是训练第一天自己做的“失败品“。
如今这个歪歪扭扭的小家伙,已经成了他最珍贵的纪念品。
远处传来战士们的欢笑声,他们正在为下一批订单做准备,而连部的墙上,新挂上了“棉花雕塑培训基地“的牌子。
晚风裹着棉花特有的清香拂过脸颊,王石磊突然觉得,这些柔软的纤维里,藏着比枪炮更强大的力量。
它们能把荒芜变成希望,把不可能变成可能,就像军垦战士们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的传奇。
连里的年轻人都回来了,他们回来的第一件事,就是王石磊让他们背着枪和行李,进行了一次拉练。
&nb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