闭眼仰起脖子。
“君集。”李靖叫了侯君集一声。
侯君集并非莽夫,他只是试探赵德楷,见赵德楷不像是被收买的样子,他当即退后一步不说话。
李靖安慰赵德楷道:“赵大人莫要介怀,全因此事说出来不仅侯将军他们无法相信,本帅,以及陛下,也实难相信。”
“下官不敢。”
赵德楷连忙朝李靖拜了一拜,又朝侯君集拜了一拜。
然后他一脸认真道:“下官所言,全是下官亲眼看到,仔细思量过的,包括慕容伏允在内,所有吐谷浑士兵,全都对那位叫赵仙罴的少年充满恭敬,准确的说,他们都很害怕那个叫赵仙罴的少年。
如今伏俟城已经改旗换帜,全都换上了大秦的玄水金龙旗,我想这位刚从咱们大唐离开的赵二郎,是真的要以大秦后裔以及始皇帝转世的名义,在吐谷浑这片土地建立国家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144章赵仙罴成了一方君主,这,陛下能信?(第2/2页)
“可这怎么—”
侯君集话还没有说出口,李靖用眼神将其打断。
李靖示意赵德楷让那几名‘大秦使者’进来。
赵德楷转身出了大帐。
片刻,四名‘大秦使者’和赵德楷一起走进中军大帐。
李靖侯君集等人,一眼看到这几名‘大秦使者’,心里就忍不住震动了一下。
因为他们都看出这所谓的‘大秦使者’,就是四个吐谷浑青年。
可这四个吐谷浑青年,却给他们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。
毫无游牧民族那种豪放桀骜的性情。
而是极为平静,仿佛经过严格训练,令行禁止,不说多余的话,不做多余的表情动作。
这四人正是赵仙罴精心挑选的五千名青骑军中的四名。
为首的青年将一卷大秦国书递上,同时道:
“这是我大秦皇帝陛下的国书,其中言明,境内军民已归其管辖,日后不会再有劫掠大唐商队,以及侵扰大唐边境村民的举动,希望两国友好往来,开放边境互市。”
大秦皇帝陛下!!!
侯君集怎么听都觉得刺耳、匪夷所思,荒天下之大谬。
他沉着脸哼了一声,皱眉接过国书,检查了一下,递给李靖。
李靖打开这份‘大秦国书’。
看到绢帛上瘦劲飘逸、锋芒外露的汉字,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赵仙罴之前所写,在长安引起轰动,让国子监一众学官惊奇赞叹的‘锋骨体’。
他再看着身前几名笔直站立,一脸平静的‘大秦使者’…
一种难以言说的风雨欲来的感觉,涌上他的心头。
挥手让这四名‘大秦使者’离开,也让赵德楷及两名随从先去休息后,李靖坐在伏案后沉思许久,道:
“传本帅命令,收拢全军,原地待命,不可伤害吐谷浑境内任何人,以及牲畜。
再派人火速沿西疆边境线,去北面通知段志玄等人,暂时停止行军,没有本帅命令,不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