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 李景略看着激动的尉迟敬德,正要轻笑回应。
龙榻上的李世民再次开口道:“说到底不过是因为朕杀了他父亲,他一直把这个仇记在心里,如今他重建大秦,做了皇帝,却仍旧心胸如此狭窄,为了报仇,不惜将两国如此多百姓将士卷入战火,这样的国君,真的值得你们如此爱戴吗?”
李景略收起脸上正要展开的笑容,一脸认真道:“陛下认为我皇派我来劝降大唐,或是向大唐宣战,是因为私仇?”
李世民哂笑,身体微微前倾盯着李景略语气森冷道:“难道不是?他敢说不是!”
李景略道:“如果为了私仇,我皇当初会进宫为长孙皇后治病?”
李世民冷笑:“当时他羽翼未丰,又势单力孤,有朕的旨意在,他敢不治?”
李景略道:“错!我皇当初虽说还没有能力和整个大唐抗衡,可要是进了宫,在陛下您五步之内,完全可以让陛下您血溅当场!
谁会想到一个大病初愈那样瘦弱的少年,会拥有如此可怕的能力?
但我皇并没有这么做。”
李景略说的,都是赵仙罴日常给虎贲营以及大秦军队将官洗脑的。
目的就是树立起一个没有私心,完全是为了带领华夏民族,走上一个从未有过的巅峰的光明大帝形象。
李景略继续道:“还有后来贵国太上皇七十岁寿诞,我皇曾给过陛下您一次机会,在赵家和相州李家的冤情大白于天下时,让陛下您再做一次选择。
可那次陛下您仍旧选择了昏庸之道,偏袒高家。”
“昏庸之道??”
李世民脸色冰寒:“他认为朕那次的判决是昏庸之道?那他知不知道治大国如烹小鲜,一个国家的组成那么错综复杂,朕就是杀了高无忧又如何?能给朕带来什么好处?能给国家带来什么好处?
朕已经给与了高无忧处罚,既给了赵李两家一个交代,也能顾念高家乃是功臣之家,给高家留个后,这难道不是最好的判决!”
谈到当初赵家赵蕴古被杀之事,魏征忍不住站出来道:“陛下,神武帝当初进宫为其父申冤的事,确实是陛下您的判决有失公允。”
李世民大怒:“你闭嘴!”
看着大殿里像孔颖达虞世南一些人,也都想开口站在魏征一边,李世民扫视大殿里所有官员道:
“水至清则无鱼!事情没有落到你们头上,你们只能做个旁观者,觉得高无忧可以杀,该杀。
那你们有没有想过,如果犯事的不是高无忧,而是你们自己或者你们的子嗣,你们要不要朕饶你们一命,饶你们的子嗣一命!”
大殿里大唐的文武百官闻言陷入沉默。
人人都知道律法就摆在那,但人人都很难跨过事情落在自己头上,落在自己家人头上,难抵私心这一关。
平心而论,大殿里很多官员,都欣于听见李世民刚才说的这句话。
这样就可以保证他们在将来犯事时,没到罪大恶极非杀不可的情况下,李世民能饶他们或者饶他们子嗣一命。
但很快便有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