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参谋,你给他们说说!”
参谋立刻立正,翻开手边的战报册,声音带着几分凝重:“将军,昭和十二年(1937年)我军进攻娘子关时,面对龙国军队的防线,整整激战七昼夜。”
“第109师团下辖的步兵第136联队,伤亡达870余人,其中大队长以下军官阵亡12人。”
“独立混成第二旅团为突破关隘东侧的桃河防线,损失轻重机枪32挺、山炮4门,光运送伤员的卡车就整整开了三天三夜。”
“那时的娘子关,是我们用士兵的尸体堆出来的!可现在……”
“现在怎么会这样!”筱冢义男猛地打断他:“江晨的部队到底靠什么进攻?”
“速度快得超出想象!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362章刷新筱冢义男的认知:一日不见,江晨的部队又变强了!(第2/2页)
他是在想不明白!
难不成,八路军的战斗力比日军还强?
这根本不可能。
至少,在小日子的眼里,他不可能承认龙国比他强。
情报官脸色苍白,满脸不可置信的说道:“将军,根据被俘的守军士兵供述,八路这次的进攻办法……简单到粗暴。”
“他们只用了一种机动性极强的火箭炮,短短半小时内,就朝娘子关的阵地倾泻了上万发炮弹!”
“上万发?”
作战室里的军官们齐齐倒吸一口凉气。
我的天啊!
这是八路军?
不是……八路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富裕了?
情报官咽了口唾沫,继续说道:“那种火箭炮口径约107毫米,发射时声音像滚雷,炮弹落地后能炸出两米多深的弹坑。”
“守军的碉堡根本扛不住,混凝土顶盖被直接掀飞,躲在里面的士兵要么被震死,要么被弹片击穿身体。”
“山腰的战壕被炮弹反复覆盖,泥土和尸体混在一起,根本没法组织抵抗。”
“有个士兵说,他亲眼看见自己的小队只剩3个人,刚想转移就被新一轮炮火覆盖……”
“最后能活下来的,不到守军总数的十分之一。”
筱冢义男闻言,僵在原地,脸上的震惊几乎要溢出来。
他想起之前对八路军的认知。
那些穿着补丁军装、拿着老旧步枪,打一枪就要换一次弹仓的队伍,连子弹都要省着用,更别说炮弹了。
“想不到……江晨的部队已经这么富裕了。”
他喃喃自语:“打一次战斗就动用上万发炮弹,这是我见过最富裕的八路军!”
参谋在一旁附和,语气里满是不解:“是啊,将军,之前我们掌握的情报,八路军普遍装备的是‘汉阳造’步枪。”
“有的甚至是晚清的‘老套筒’,子弹平均每人只有5到8发,重武器更是寥寥无几。”
“偶尔缴获我们的几挺机枪,都当成宝贝一样舍不得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