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这样设定:承认秦薇女士与楚然先生因拍摄《无声之境》相识,在合作过程中互生好感,曾尝试交往。但由于双方工作性质、年龄差距、生活方式等诸多现实问题,经过慎重考虑,已于近期(可以模糊时间点,比如‘影片拍摄结束后’)和平分手,决定退回朋友和同事关系。对于近期流传的酒店视频,可以解释为……分手前夕的一次私下会面,属于正常交往过程中的隐私,对因此被恶意曝光并引发公众讨论深表遗憾和愤怒,并将追究法律责任。”
她看着屏幕上楚然那边团队成员震惊而苍白的脸,补充道:“这个方案的关键在于‘承认+终结’。承认一部分事实(交往),但立刻画上**(已分手)。将公众的关注点从‘持续性的、不道德的隐秘恋情’,引导向‘一段已经结束的、正常的、但被侵犯隐私的过往感情’。这样,虽然短期内会承受承认恋情带来的冲击,但长远看,可以一次性解决所有关于‘关系’的猜测和攻击,为双方争取到喘息和重建形象的空间。热度会随着‘故事结束’而自然消退。”
“这……这怎么行!”阿哲第一个激动地跳起来,声音带着哭腔,“这不就等于认了吗?然哥的粉丝会彻底崩溃的!那些女友粉……”
“现在不承认,她们就不会崩溃了吗?”林娜冷冷地打断他,语气犀利,“看看现在的舆论!在她们心里,楚然早就不是那个‘纯净阳光’的偶像了!继续否认,只会让公众觉得我们在垂死挣扎,是在侮辱他们的智商!承认一段‘已经结束’的恋情,至少可以塑造一个‘敢作敢当’、‘尊重感情’的形象,虽然会失去一部分极端粉丝,但或许能赢得一部分路人的理解和同情,为未来的转型留下可能!”
她转向秦薇,语气放缓了一些,但依旧现实得刺骨:“薇薇,对你而言,承认一段‘已经结束’的姐弟恋,虽然会引发一些争议,但以你的地位和作品厚度,完全可以承受。这甚至可能被部分人解读为‘敢爱敢恨’、‘活出自我’。总比一直被扣着‘潜规则小鲜肉’、‘私下混乱’的帽子要强得多!这是目前……代价最小、见效最快的止损方案。”
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死一般的寂静。只有沉重的呼吸声透过麦克风传来。
这个方案,太残酷了。它意味着,要将他们之间那段隐秘的、复杂的、或许掺杂了真实情感的关系,赤裸裸地摊开在公众面前,任由评判、消费,然后……亲手为其盖上“已结束”的印章。这无异于一场公开的、仪式性的情感凌迟。
秦薇的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紧紧攥住,窒息般的疼痛蔓延开来。她下意识地看向屏幕上楚然的窗口。他依旧戴着帽子,帽檐压得很低,看不清表情,只能看到他紧绷的下颌线和放在桌上、因为用力而指节泛白的双手。他一言不发,像一尊沉默的雕像。
他在想什么?是愤怒?是屈辱?还是……一丝可悲的认同?
林娜的分析,从纯粹的商业和公关角度,无懈可击。这确实是打破目前僵局最“高效”的办法。用一段“死亡”的恋情,来埋葬持续流血的伤口。
但是……感情呢?那些黑暗中紧握的手,那些默契的眼神,那些或许连他们自己都未曾完全厘清的悸动和依赖……难道就这样,被当作可以随意丢弃的公关筹码吗?
“假分手”……这三个字像淬了毒的针,刺穿着她的神经。她恐惧地意识到,一旦这个声明发布,“假”这个字,很可能在现实的压力和时间的冲刷下,慢慢变成“真”。公众会相信他们已分手,团队会按照分手后的模式运作,他们会渐行渐远……最终,那段本就脆弱的关系,或许真的会在这场精心策划的“表演”中,彻底消亡。
“我不同意!”楚然团队的负责人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,语气激动,“这太冒险了!这对楚然的打击是毁灭性的!我们不能……”
“那你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