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且,这个家伙很快就要成为宗人府的负责人,绝对是一个让人讨厌的狗皮膏药。
想到这里,沈叶接着道:“不过儿臣此时,也有一个愚见。”
乾熙帝对于如何推广,从见到红薯产量之后,就好好的思索了一番。
他知道,这红薯就算他大力支持,想要完全推广开来,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这需要时间。
更需要一点点的让老百姓树立对红薯的信心。
毕竟很多事情,都需要眼见为实。
“那你就说说吧。”乾熙帝淡淡的说道。
沈叶端起茶杯抿了一口,这让乾熙帝一皱眉,以往在他这里喝茶,那也是佟国维等老臣,太子有点太过随意了。
可是他又隐隐觉得,太子这般的做法,也没有什么不对。
毕竟,他们是君臣,也是父子。
父子在一起,好像也没有那么多的礼仪可讲。
“父皇,儿臣前些时候,在德庆楼听书的时候,就琢磨一件事情,那就是为啥一个演绎的事情,能够快速的被人接受。”
太子这话一出口,乾熙帝的心里就是一阵无语。
你观政的时候去茶楼听书,自己知道就行了,不要在这里说了。
这虽然不是朝堂,却也有很多的大人在。
但是此时,他又不方便打断,只能静静的听着。
“儿臣发现,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说书比较有故事性,而且通俗易懂,这种方式正是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。”
“红薯的产量咱们是见到了,可是光靠衙役或者里长们去劝说,那不但快不了,甚至还有可能起到反作用。”
“儿臣觉得,可以组织一批说书人,还有戏班子之类的,去各地演出,从而宣传这些红薯的产量。”
“当然,这还要编一个好故事。”
沈叶说到这里,站了起来,郑重的朝着乾熙帝行礼道:“儿臣觉得,自己和雅尔江阿打赌的事情,就可以演绎一下。”
“现在这件事情已经在整个京城传得沸沸扬扬,如果编成故事,绝对能够在天下快速的传播。”
“红薯的产量,红薯的好处,更能深入民心,让老百姓牢牢记住。”
“此乃一举两得啊!”
听着沈叶的话,乾熙帝的脸色有点发紧。
虽然他不知道该怎么演绎,但是一旦演绎成剧本,让唱戏的或者说书的去民间宣传,效果绝对比官吏硬逼着去种强多了。
可是,如果按照太子说的这般演绎的话,那么雅尔江阿的脸,算是丢尽了!
他是看过史书的,深知民间故事的力量—昔日那杨将军的传说,把一个好好的潘美糟蹋成什么样子了。
太子这是要对雅尔江阿赶尽杀绝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