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苏谨继续说道:“不管如何,这一仗一定要打。”
“就算不能俘虏,也不能让一人一车逃离大明,否则,番邦岂不认为我大明好欺?”
朱允熥马上赞同的点头:“我想要是皇爷爷在此,也决不许这些人逃出大明。”
见朱允熥连老头子都搬出来了,朱樉也不好再有异议:“是,请太孙下令吧。”
朱棣哼了一声,显然对朱樉这么快就当了墙头草很有意见。
但他也不好说什么,点点头看着朱允熥,等他下令。
虽然朱允熥这些日子一直在学着如何统筹全军,但论实战,肯定是不如这两位皇叔的。
他的眼睛又一次瞟向苏谨:“驸马认为该当如何?”
苏谨斜了他一眼,心说你是不是就会这一句啊?
不过想想也能理解。
不出意外,这一仗是西征的最后一仗,关系到整个西征的结局,和大明未来百年的命脉。
朱允熥应该是有些紧张,不敢擅自定夺。
“回太孙,根据情报所示,敌已将全部兵力集结于怕剌和阿力马力一带。
大军已准备继续西撤,逃往费尔干纳、阿克西,依托天险阻我大军西进。
敌军目前武器匮乏,后继乏力,因此臣认为此战应以威猛之师,先取怕剌,再攻阿力马力!
如此一来,我军便可斩断亦力把里后路,对敌军形成合围之势,断其后路,待彻底掌控此地后,再伺机西进!
朱允熥未加思索:“好,就这么办!”
计议已定,朱允熥当即号令三军,整备出征。
仅仅一月的功夫,大军就沿着阿拉山脉直袭怕剌城。
传来的情报应该无误,因弹尽粮绝,这次山脉里果然再无敌人伏兵。
怕剌城里也只留下一万多人抵挡明军,为英国佬的撤退争取时间。
因为监军一并撤退的缘故,这些希伯来人压根没怎么抵挡。
明军方至城下,炮兵阵地还没完全展开,这些人就开城投降了...
正所谓商人重利轻别离,希伯来人世辈都是生意人,对被抓走的家人看的并不是很重。
像上次抓到的那个舌头,才是少数人。
他甘愿为家人自尽,恐怕也是久居大明,受了我大明文化熏陶的缘故。
以防有诈,朱棣派了千余人进城受降,将俘虏押至城外,再行搜城。
人至一万,无边无沿。
这么多俘虏跪在城外,看的朱樉直皱眉头。
“娘的,这一个个都饿的只剩皮包骨头,得浪费咱们多少粮食?依我看不如都砍了算求。”
“不可!”
朱允熥立即表示反对:“杀俘不祥,敌人既已投降,岂能轻易杀之,皇叔欲本宫效曹孟德呼?”
曹操的名声在文人口中可有点不大好,尤其是他有屠城的污点。
这次朱樉倒真的没有坑朱允熥的意思,他只是不愿接受这么多俘虏。
现在就已经一万多人了,打下阿力马力的时候,岂不是更多?
&n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