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2章 尔等欲陷朕于不孝乎?(2 / 3)

nbsp;  曾经那个莽撞的少年,忽然觉得脑壳有点痛。

    这一夜之间,他似乎要开始长脑子了...

    。。。

    “臣请奏,凡朝廷五品官员以上及各县县令,皆可向朝廷荐才。”

    方孝儒言毕退到一边,神态悠然带着一丝得色。

    “臣附议。”

    “臣附议。”

    对这种好事,百官自然拥戴。

    所谓荐才,其根本就是宋朝的保举法,也有点像唐朝的投行卷。

    说白了就是绕过科举这条路,给士族的家臣、投效的书生,开辟另一条为官的通道。

    洪武朝的科举,可是‘坑苦’了这些士族。

    君不见现在朝中的官员,有多少是来自寒门,甚至百姓?

    倘若长此以往,士族们如何能重振当年的门楣?

    自黄巢屠尽天下门阀,这些年过去了,又何曾再有五姓七望出现?

    是这保举法能顺利施行,不出百年,他们这些士族中,又能出现多少新的门阀世家?

    朱允炆有些犹豫。

    他信任士大夫集团不假,但也不是纯粹的傻子。

    就算再傻,资治通鉴总是看过的吧?

    难道他不知道门阀的坏处?

    保举法在宋朝造成的臃官之患,仍旧历历在目,他又如何看不出来?

    但他现在的位置有些尴尬。

    他这个皇帝得来的手段,没那么名正言顺,说句难听的,他就是篡位!

    若不是有文官和士大夫阶层支持,岂能这么顺利坐在这个位置?

    先帝走后,他已和这些士大夫们成为利益共同体,牢牢绑在一起。

    两害相较取其轻。

    相较于危及帝位,将来可能出现的臃官之患,不过是小小疥癣之患罢了。

    “嗯...此事先生和吏部、礼部、户部商议后,上一个章程给朕。”

    方孝儒眼中露出惊喜,没想到这么顺利,立即装出感激涕零的样子:“多谢陛下体恤臣等,老臣...叩谢陛下!”

    “臣等,叩谢陛下,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    朱允炆很享受百官膜拜的感觉,嘴角忍不住上扬:“各位爱卿这又是何必?快快请起!”

    处理完这些事,朱允炆忽然有些疲惫,给身边的贴身太监陈六安使个眼色。

    陈六安会意:“诸位大人,有事启奏,无事...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,齐泰忽然上前一步:“臣齐泰,有事启奏!”

    朱允炆一愣:“齐爱卿何事要奏?”

    齐泰昂首说道:“陛下,臣这些日子接到地方奏报,各地皆上奏封地藩王多有不法事,

    如周王暴虐,于封地多有虐民之举,湘王豢养私兵,代王横征暴敛,岷王......故,臣冒死上奏,请陛下处置!”

    翟善一直老神在在的站在人群中,闻言却不由得眉毛一挑。

&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