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35章 父辞子孝的李芳远(2 / 3)

朱允炆便敕谕礼部,"朝鲜本礼文之国,辞位传袭之事,……若果无亏天理,悖人伦之事,任他国中自主张"。

    然后,又赐李芳远国王诰命,及亲王爵的九章冕服。

    这已是极大的殊荣,因为朝鲜本郡的王爵,只配赐五章服。

    冕是平天冠上的玉带,就是电视里皇帝挡脸的那玩意。

    皇帝十二冕,亲王九冕,这是定规。

    章是龙袍上的纹章,同样帝十二亲王九。

    可见当时的朱允炆已是病急乱投医,直接给李芳远升格成了亲王待遇。

    此举也不知是不是为了恶心一下朱棣,因为当时他还是燕王...

    李成桂篡位后,一直想要得到天朝上国的认可。

    但老朱可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主,你丫的玩篡位,老子能认你?

    没派兵去平了你就不错了!

    那年老朱知道这事后,立马停了朝鲜(当时还是高丽)的朝贡,坚决表达了大明的态度——这龟孙咱可不认啊。

    但没想到,李芳远却满足了他爹的怨念,不止被赐名朝鲜,还大大的给自己升了好几级。

    虽然以后再也不能称‘朕’,只能称寡人或本王,但优惠是实打实的啊!

    至少,他才是第一位获得正式册封的"朝鲜国王"。

    只可惜赐他名分的主子不大能挺,还没两年就被自个儿的叔叔和妹夫给干了。

    不过燕王这个皇位所来,和他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,李芳远不由得就把朱棣奉为知己。

    朱棣"靖难之役"成功登基之后,李芳远又再次上贺表,请冠冕服饰。

    但朱棣却不乐意了。

    咱和你是一回事吗?

    你是篡位,弑父杀兄,俺可没干这些,嗯...大侄子是自个儿嗝屁的,关我屁事?

    认为李芳远瞧不起他的朱棣,顿时就想收回封号,撤了他的九章冕服,但被苏谨拦住了。

    因为这个时候,安氏已经开始叛乱。

    安氏主虽然姓安,但他的身后是无数高丽王室和旧势力的身影。

    李成桂将他们赶出了朝堂,但他们在民间的影响力依然存在。

    百足之虫死而不僵,说的就是这些人。

    当时的他们虽然无力举兵反抗,但架不住人家有歪招啊。

    在李成桂要彻查田产、学习大明重塑户贴、黄册的高压政策下,安氏果断找到了自己的新主子——英国人。

    约翰正发愁怎么在东亚建立前进基地,来和大明对抗呢,安氏的枕头就送上来了。

    于是,毫无意外的,在获得了英国人武力支持后,安氏高举讨逆大旗,生生将李朝打到了贫瘠的北面。

    这也是苏谨不建议朱棣翻脸的缘故。

   &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