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58章 群臣欺朕心善耶(2 / 3)

bsp;“刑部的人也没掺和,刑部左侍郎李至刚、给事中张信还上了书,替许圭分辩了几句。”

    “哦?没想到苏谨还有盟友?”朱棣乐了。

    “谈不上盟友”,姚广孝笑道:“张信和蹇义一样,都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主,张信之前还弹劾过晋国公呢,您忘了?”

    “哦,想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彼时的张信还不是给事中,因看不惯苏谨,认为他嚣张跋扈,肆意享受,就参了他一本。

    睚眦必报的苏谨自然没放过他,直接出手派人查他老底。

    谁知道不查不知道,一查吓一跳。

    这张信乃是浙江宁波人,还是洪武二十七年甲戌科的状元。

    脾气十分耿直,常常犯言直谏,当年就以一首无题诗,气的老朱胡子乱跳。

    老朱有个好处,只要你别掺和到勋贵派系,别贪污,那老朱还是很有度量的,就没宰了他。

    但老朱不是受虐狂,自然也不会升他的官。

    因为这一世的‘南北榜案’爆发在建文时期,张信侥幸躲过一劫,没被老朱弃市处死,好端端的活到了永乐朝。

    对于这种直臣,朱棣虽然会用,但也不会重用,因为他也不待见。

    尤其是他老爹不喜欢的人,身为先帝唯一‘指定’继承人的他,自然不会重视。

    但就是因为那次张信弹劾了苏谨,苏谨‘报复’式的查他之后,发现这小子挺老实。

    包括在他的家乡,张家人也没有因为他做了官就作威作福,没什么大恶。

    那苏大善人自然说话算话,反手就给他升升官,将他弄到了刑部做了个给事中。

    官不大,但管的东西却多,主要是复查各地报上来的案子,看看有什么冤案没有。

    这一年的时间,张信颇有政绩,复查了三起冤案。

    只不过和其他弹劾苏谨,却被苏谨反手提拔过的官员不同,这老小子还是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。

    时不时的就要上书骂两句苏谨,说他是权臣。

    为此苏谨没少被朱棣调侃,说他‘慧眼识人’。

    但没想到的是,这一次大家都在忙着踩苏谨的时候,张信反而替苏谨说话。

    至于另一个李至刚,目的恐怕就没那么单纯。

    “宣蹇义、郑赐、李仕鲁、任亨泰、杨士奇、张辅、郭资、李至刚,嗯,还有这个张信一起进宫见朕。”

    “奴婢遵旨。”

    黄俨听完旨,乖巧的退了出去,带着几个小火者,小跑着向皇城外奔去。

    “大师,你说这事要不要问问谨弟的意思?”

    姚广孝想了想,最终还是摇了摇头:“晋国公那边正处在反击的重要关头,还是不要拿这事去烦他了。”

    “嗯,言之有理。”

    朱棣脸上露出谑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