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sp; “臣虽不知其勾当如何,但正所谓‘敌之所欲,谓我之不予也’,断不能陷入其毂中。”
朱棣满意的点点头,心说总算有个明白人了,“继续讲。”
“是。”
清清嗓子,杨士奇继续说道:“但如今六部官员太过关注此事,消极怠工,长此以往下去,政令无法通达,国运必将阻滞,亦不是长远之计。”
“故臣以为,是否可行一折中之法,暂行拖延?”
朱棣面无表情,“是何折中之法?”
杨士奇定了定神,抬头说道:“苏根生苏抚台既已到京,不如就请他暂时归府休养,待寻得有利证据后,再三司共问。”
苏根生可是苏谨的亲侄子,吓死他也不敢说出那个‘审’字,最多就是问问。
“嗯,继续说。”
朱棣不置可否,也没表态,只是淡淡看着他。
“是。”
从朱棣脸上看不出喜怒,杨士奇也无法判断自己这个办法,到底行还是不行,只能继续硬着头皮往下说:
“至于童藩台和许藩台,因其身负要务,断不能轻易离开两江,但弹劾之罪名又甚为严重,朝廷亦不得不回应。”
“故臣大胆提议,不如令二位大人去职留任,继续留在任上处置公事,朝廷则如之前一般,陛下派人亲往两江查案,还二位大人清白?”
“包括陈亚、路确、魏圭几位大人也是一样,依照此法办理。”
朱棣尚未说话,蹇义忽然冷哼一声:
“说的轻松!倘若几人真的有罪,趁此机会消灭证据,或者继续为非作歹,涂炭百姓怎么办?”
“这...”
蹇义的话不无道理,杨士奇不敢顶撞,但又不爽蹇义的无礼打断,只是躬身说道:
“陛下,此乃臣一点浅见,算是抛砖引玉,既然蹇尚书有更好的办法,臣洗耳恭听。”
“你!”
蹇义是直不是傻,怎么听不出杨士奇的话里有话,狠狠瞪了他一眼。
懒得和杨士奇计较,蹇义直接转身面向朱棣:“陛下!臣以为杨侍郎方案虽有纰漏,但也不是没有补救之法。”
其实杨士奇的办法,和朱棣的意思有些不谋而合,后者闻言微微颔首:“蹇卿请讲。”
“苏根生自不必说,休养期间锦衣卫看护,无事不得出院,静待圣诏。”
朱棣不置可否:“嗯,还有呢?”
“至于童福山和许圭,以及魏圭等人,陛下需排除锦衣卫贴身监视,防作伪证外,亦可搜集证据。”
朱棣刚想开口,蹇义却继续说道:“同时,吏部、刑部、都察院、大理寺,
以及地方按察使司,需同时派出人手,搜集证据的同时,亦要互相监视,以防作弊或冤案。”
朱棣看向姚广孝:“大师以为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