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同意陆队的判断,”杨林接过话头,“目前的关键是找到诱骗张涛的‘神秘来电者’和草场西侧公路的‘可疑身影’。从现场痕迹来看,嫌疑人可能同时使用摩托车和三轮车——摩托车用于诱骗张涛时往返,三轮车用于运输作案工具或处理痕迹;轮胎印中的机油残留、鞋印中的泥土成份,都能作为排查依据,尤其是周边的汽修店、农机站,说不定有人见过符合特征的车辆或人员。”
王帅提出补充建议:“我们可以扩大‘可疑身影’的排查范围,联合市区的监控,追踪其 15日晚 11点 30分后的行踪;同时,围绕‘单刃锐器’展开排查,重点走访草场周边的五金店、超市,调取 15日前后的销售记录,寻找购买过类似匕首、尖刀的人员;另外,周明的三轮车虽然有不在场证明,但轮胎花纹与现场轨迹一致,需要进一步检测轮胎泥土成分,看是否与草场黑土关联。”
“从解剖结果来看,嫌疑人的作案手法有一定预谋——提前诱骗、携带凶器、清理现场带走鞋子、翻空口袋,但搏斗时的混乱又说明其可能不是惯犯,反侦察意识虽强,但仍留下了皮肤组织碎屑、纤维等线索,”张凯补充道,“指甲缝里的皮肤组织碎屑 DNA,是目前最直接的证据,建议扩大数据库比对范围,不仅排查有犯罪前科人员,还要纳入草场周边的牧民、兽医同行,甚至近期有纠纷的人员,说不定能有突破。”
张辉则建议:“我们可以重新梳理张涛的通话记录——15日下午 4点的‘神秘来电’,号码很可能是嫌疑人临时使用的,需要排查当天周边区域的新办手机号、匿名手机号;同时,对张涛的工具包进行进一步检查,虽然现场只找到布料碎片,但工具包内的听诊器、注射器等物品可能被嫌疑人带走,排查周边的垃圾场、河道,说不定能找到被丢弃的工具,提取到嫌疑人指纹或 DNA。”
陆川听完众人的分析,在白板上画出四个核心侦办方向,用红笔圈出“神秘来电者”和“可疑身影”两个关键词:“第一组,王帅带队,负责追踪‘可疑身影’的市区轨迹,联合交通、治安部门,排查 15日晚 11点 30分后市区的监控,同时围绕‘单刃锐器’排查周边商铺,寻找购买线索;第二组,张辉牵头,深入调查‘神秘来电’的号码来源,排查 15日前后草场周边的手机号注册、通话记录,同时对周明的三轮车进行泥土检测,核实与现场的关联;第三组,杨林负责,继续跟进技术科的 DNA比对指甲缝皮肤组织、矿泉水瓶指纹,同时对草场周边的垃圾场、河道进行搜查,寻找张涛的工具包或作案凶器;第四组,联系通讯公司和兽医行业协会,排查张涛的职业往来,寻找其他潜在矛盾人员,尤其是近期与张涛有过纠纷、且符合嫌疑人身高特征的人员。”
他顿了顿,加重语气:“‘神秘来电’和‘DNA比对’是当前最关键的突破口——找到来电者,就能直接锁定嫌疑人;比对出 DNA,就能通过数据库快速确认身份。各小组要密切配合,信息共享,一旦有线索立即汇报,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抓获凶手,给张涛的家人一个交代。”
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,在会议桌上投下细长的光斑,张辉将“神秘来电者”和“可疑身影”的模拟画像贴在白板上,画像里的两人神情模糊,却代表着案件侦破的关键目标。“我们一定会尽快找到线索,还张涛一个公道。”张辉的声音坚定,在场的所有人都点头响应。
散会时,陆川看着众人忙碌的身影,心里清楚,案件的侦破已到了关键阶段,只要围绕“神秘来电”“DNA比对”“交通工具”这三条线索追查,终将揭开张涛遇害的真相,让隐藏在暗处的凶手受到法律的严惩。刑侦支队的走廊里,脚步声此起彼伏,每个人都带着明确的目标,朝着真相的方向迈进——这场发生在草场的悲剧,即将迎来曝光的时刻。
案情分析会结束后,王帅带着队员立刻投入到交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