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”听起来像是钢厂的一部分。
“别告诉爸”——这个“爸”是谁?是那些追赶他们的模糊男性身影之一吗?
“快跑,姐!”——显然是小浩的声音,在警告她,或者在回应某种危险。
蓝溪感到一阵寒意顺着脊柱爬升。这些碎片逐渐勾勒出一个令人不安的童年图景。她闭上眼睛,尝试主动回忆,但主动回忆时却只有空白。记忆似乎只愿意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浮现,当她刻意追寻时,反而躲藏起来。
她决定尝试另一种方法。
那天晚上,蓝溪在网上搜索了北方的主要钢铁厂。她浏览着图片,看着那些庞大的工业建筑、高耸的烟囱、纵横交错的管道,试图寻找一丝熟悉感。许多钢厂都建立在河流旁边,用于取水和运输。
当她看到某张照片时,呼吸骤然停止。那是一个略显老旧的钢厂全景,几根巨大的烟囱耸立,远处可见一条蜿蜒的河流,河岸泥泞,景象与她梦中的画面惊人地相似。图片说明写着“鞍山钢铁集团某分厂旧址”。
鞍山。这个地名像一颗石子投入心湖,泛起涟漪。她反复默念着这个名字,试图唤起更多记忆,但什么都没有发生。然而,内心的某种直觉告诉她,这个地方与她有关。
接下来的几天,蓝溪更加专注于捕捉任何可能的关键词。她发现,某些特定的触发因素会促使记忆碎片浮现:
雨水的气味,特别是混合着泥土和混凝土的味道,会让她心跳加速。
远处传来的低沉机器轰鸣声(哪怕是装修噪音)会让她瞬间紧张。
看到母子间的互动,尤其是保护性或紧张性的互动,会唤起强烈的情感反应。
甚至为客户做肩颈按摩时,触碰到某些特定的肌肉紧张模式,会让她手指颤抖,仿佛她的双手记得某种需要缓解的、长期存在的焦虑。
一天,她在为一位新客户服务时,客户随口提到自己来自东北,小时候在钢厂大院附近长大。蓝溪的手猛地一抖,精油瓶差点滑落。
“您没事吧?”客户关切地问。
“没事,只是手滑了一下,”蓝溪强迫自己镇定下来,状似随意地问,“您说的钢厂大院,是什么样子的呢?”
客户笑了:“哎呀,就是那种老式职工宿舍区,一排排的红砖房,离厂区近,整天吵得很,烟尘也大,但孩子们都在一起疯玩,也挺热闹的。就是得小心点儿,有些地方不让去,特别是老的锅炉房和河边某些区域,比较危险。”
老锅炉房。河边危险区域。这些词与蓝溪笔记里的记录吻合。
“孩子们都在那里玩吗?”蓝溪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只是好奇。
“大部分是厂职工的孩子,大家都认识。不过也有些...嗯,比较复杂的孩子,”客户语气稍变,“有些家庭情况不好的,父母有问题的,那些孩子通常比较孤僻,经常被欺负。”
蓝溪感到胃部一阵紧缩。“被欺负”——又一个关键词。
当晚,她的梦境变得更加具体。她梦见自己和小浩躲在一個狭小空间里,似乎是某个储物柜或小隔间,外面传来沉重的脚步声和模糊的怒吼声。小浩在发抖,她用一只手紧紧捂住他的嘴,另一只手抱着他,自己的心跳声大得吓人。空间里有浓重的铁锈和机油味,远处有机器规律的撞击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