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章:色彩的魔法(2 / 3)

秀兰在冰冷的水边,红肿开裂的双手用力搓洗着衣服,冬日的寒风吹乱了她花白的头发,她却不时直起腰,望向村口的方向,眼中盛满了无言的期盼和牵挂;是那个简陋却总是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小院,灶台上煨着永远温热的粥,空气中弥漫着渔家特有的、微腥却让人安心的气息…

    那份沉甸甸的恩情,像一根无形却无比坚韧的线,穿透了时空的距离,牢牢系在她的心尖上,每一次轻微的牵动,都带来清晰而深刻的酸胀感。他们几乎是用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力量,将她从冰冷的死亡边缘拉回,给了她第二次生命,又倾其所有,将她推向了这片更广阔的天地。如今,他们日渐衰老,依旧守着那份清贫,唯一的念想和骄傲,就是她。

    同时,一种更深层、更难以名状的情感,也在她心底悄然涌动。那是一种对“根”的模糊却强烈的渴望。尽管关于过去的记忆是一片空白,但那片土地——那条曾差点吞噬她、却也孕育了她的河流,那个接纳了她、给予她姓氏和家庭的小渔村——却在潜意识里生出一种奇异的吸引力。韩国再好,再繁华,技术再先进,于她而言,始终是“他乡”。她在这里学习、成长、蜕变,但灵魂深处,似乎总有一个声音在低语,呼唤着她回到那片或许埋藏着她的来处、也承载着她现在归宿的土地。这种情感,与她回报养父母的强烈愿望交织在一起,形成一股强大的、向内牵引的力量。

    她也想到了国内市场。通过之前的调研和与国内同行有限的交流,她了解到,国内的高端专业美容和特效化妆市场正在迅猛发展,需求巨大,但真正具备顶尖技术和科学背景的专业人才却相对稀缺。这既是挑战,也意味着巨大的机遇和潜力。或许,回去,她不仅能回报恩情,也能在一片正在开垦的沃土上,更快地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?

    白天,她冷静地列出了留在韩国和回国发展的利弊清单。韩国的优势显而易见:高起点、高薪资、顶级平台、成熟环境、行业前沿…回国的优势则显得更“软性”:报恩、情感归属、潜在的市场机遇、文化认同感、以及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“根”的牵引。

    理性上,留在韩国的选项似乎每一项都得分更高。但情感和潜意识深处的那架天平,却无可挽回地倾斜向了另一端。

    最后一个夜晚,她独自一人来到了汉江边。江风凛冽,吹动着她的衣角和发丝。对岸是璀璨夺目、如钻石般闪烁的城市天际线,代表着触手可及的、光鲜亮丽的未来。她静静地站着,看了很久很久。

    最终,她拿出手机,屏幕的光亮映照着她平静却坚定的脸庞。她拨通了尹教授的电话。

    “教授,”她的声音在江风中显得异常清晰和平静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,却没有任何犹豫,“非常感谢您和那两家公司对我的厚爱和肯定。这个机会非常宝贵,对我而言是极大的荣幸…但是,经过慎重考虑,我决定…回国发展。”

    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,随即传来尹教授一声轻轻的、带着惋惜却又似乎理解的叹息:“…能告诉我原因吗?”

    蓝溪望着江面上倒映的、破碎摇曳的灯火,轻声却坚定地说:“那里…有人在等我回去。他们也给了我…第二次生命。而且,我觉得,那里或许也需要我所学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尹教授没有再劝,只是温和地说:“我尊重你的选择。你很重情义,也有自己的想法。记住,无论在哪里,你的技术和对美的理解,都是你最宝贵的财富。保持联系,以后有机会,欢迎再回来交流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您,教授。谢谢您的一切教导。”蓝溪真诚地道谢,挂断了电话。

    放下手机,她感到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——有对未知前程的一丝忐忑,有对错过顶尖平台的些许惋惜,但更多的,是一种如释重负的平静和清晰的决断感,仿佛一艘终于校准了航向的船,尽管知道前路可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