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某种非人的机械感。
“取样分析了吗?”
“取了三份样本,但...”技术人员面露难色,“样本在密封袋中也逐渐褪色,现在只剩下几乎不可检测的残留。”
化验结果很快出来:不是血,也不是任何已知的书写材料。成分复杂,含有多种光敏化合物和某种特殊的血红蛋白类似物,但并非来源于人类或任何已知生物。
“这是一种...智能墨水?”年轻的技术员猜测道,“接触到空气或光线后会自动分解的那种?”
老技术员摇头:“不只是分解。看衰减曲线,更像是完成了某种‘使命’后自我消除。这些成分之间的反应精确得可怕。”
案件分析室内,烟雾缭绕。张振岩站在白板前,上面已经写满了各种线索和疑问。老刑警王德海坐在角落,默默抽着烟,眼睛半眯着观察白板上的所有信息。这位即将退休的老刑警以直觉敏锐著称,破获过数起看似无解的案件。
“王师傅,你有什么看法?”张振岩注意到老刑警的沉默。
王德海缓缓吐出一口烟,走到白板前,用烟头指着几个关键点:“所有这些,都太完美了。”
众人疑惑地看着他。
“完美的密室,完美的监控记录,完美的无外伤尸体,现在又来了个完美消失的字迹。”老刑警的眼睛扫过全场,“现实中哪有这么多完美?越是完美,就越不自然。”
他走到白板前,写下几个关键词:
“选择性痕迹”
张振岩若有所悟:“您的意思是...”
“现场有一些痕迹被彻底抹去了,但另一些痕迹却被特意留下。”王德海用烟头点着“特殊纤维”和“消失字迹”两项,“为什么留下这些?因为这些痕迹指向的方向,是作案者希望我们相信的方向。”
他继续分析:“纤维太先进,字迹太诡异,激素水平太异常——所有这些都在暗示超自然力量或者超高技术犯罪。但真正的高手,会这么明显地展示自己的特征吗?”
老刑警走到案件照片前,指着尸体位置:“看赵博士倒地的姿势。一个极度恐惧的人,为什么会恰好倒在实验室最不影响设备的位置?周围昂贵的仪器设备没有任何被碰撞或破坏的痕迹,这自然吗?”
他又指向门禁系统的照片:“完全密封,毫无破绽。但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完美犯罪,只存在还没被发现破绽的犯罪。我们觉得完美,是因为我们还没找到正确的视角。”
张振岩陷入沉思。老刑警的话点醒了他——整个现场有一种被精心“设计”过的感觉。不是没有痕迹,而是痕迹被巧妙地引导向错误的方向。
“重新审视所有物证。”张振岩下令,“不要问‘这些证据说明了什么’,而要问‘为什么作案者希望我们看到这些证据’。”
新的调查方向立即展开。技术团队重新分析监控录像,不再寻找中断或篡改的痕迹,而是寻找极其细微的时间差或者画面重复。
痕检组重新检查门禁系统,不再检查是否被破坏,而是检查是否有极其精密的临时接管装置可能留下的微观痕迹。
法医实验室里,郑明有了新发现:“死者指甲缝里有极微量的颗粒,之前被误认为是皮肤碎屑。但实际上是某种高分子材料的碎末,具有奇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