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 “恐惧,极致的恐惧,可以诱发心脏骤停,尤其是在目标本身可能有潜在健康隐患的情况下。”张涛继续说道,“赵辉和李婷,养尊处优,但压力巨大,谁敢保证他们的心脏绝对健康?一次精心策划的、极致的恐吓,或许就足够了。”
会议室里鸦雀无声,众人被这个思路吸引,但又觉得匪夷所思。
“但是,张队,”老李皱眉,“如何实施恐吓?赵辉死在家里,门窗完好;李婷死在派对洗手间,期间无人进入。难道凶手能隔空制造恐怖幻象?”
“问得好!”张涛猛地一击掌,眼中闪过光芒,“这就是关键!如果我们一直寻找的是一个强行闯入的‘外来者’,我们当然找不到。但如果……凶手根本就不是以‘外来者’的身份出现的呢?”
他再次转身,在白板上写下了另一个词:“伪装”。
“如果‘女鬼’不是鬼,”张涛的声音压低,带着一种引导性的神秘感,“而是一个极其擅长伪装和扮演的人呢?TA可能提前很久就潜伏在目标周围,观察,学习,甚至成为目标生活或社交环境中一个‘合理’的存在,一个不会被警惕、甚至不会被注意的背景板。”
他目光炯炯地看着同事们:“TA可以伪装成物业维修工、快递员、新来的助理、派对上的侍应生、乐手、甚至是某个不起眼的宾客……TA可以以无数种合理的身份接近目标,在最关键的时刻,利用环境、药物、声音、光影……制造出针对目标心理防线的致命一击。完成后,TA无需匆忙逃离,只需恢复‘正常’,冷静地融入环境,随着人群自然离去。所以,现场没有闯入痕迹,因为TA是‘合理’进入的;没有打斗痕迹,因为攻击是心理层面的;找不到证据,因为所有工具都可能是一次性的、易于隐藏或丢弃的。”
这番话像一道闪电,劈开了会议室里凝固的迷雾!
所有人都愣住了,随即脸上浮现出豁然开朗又深感震惊的神情。这个思路跳出了传统的侦查框架,将一个看似超自然的谜团,拉回到了“人”的领域,一个极其可怕、极其聪明的“人”的领域!
“擅长伪装……扮演……”小林喃喃自语,猛地抬起头,“陈浩!他是演员!而且是极其出色的演员!他最擅长的就是……代入角色,变成另一个人!”
这一点,成为了张涛这个大胆假设最有力、也最惊悚的佐证。
“没错!”张涛重重地点头,“如果是他,他完全具备这种能力!不仅是演技,还有他对目标的恨意,足以支撑他进行长期、耐心、细致的准备和扮演。”
会议室的氛围瞬间逆转。先前怀疑的论调被一种新的、更加专注和紧迫的探究欲所取代。
“所以,”老李深吸一口气,眼神变得锐利,“我们之前的监控排查方向错了!我们一直在找可疑的、鬼鬼祟祟的身影。我们应该找的是……‘不和谐’!”
“对!”张涛肯定道,“重新排查两个案发现场周边所有的监控录像!不仅仅是案发前后短时间内,要扩大到案发前数小时,甚至数天!不要寻找‘可疑的人’,要寻找‘不和谐的点’!”
他详细阐述:“比如,在赵辉所住的高档小区,留意是否有某个维修人员出现的频率、时间点略显异常?或者其行为举止与真正的维修工有细微差别?在李婷的派对现场,有没有哪个侍应生或工作人员,其眼神、姿态、活动范围与其他员工有难以言喻的差异?或者,有没有一个本该熟悉的面孔,却出现了某个瞬间的、极其短暂的‘出戏’般的表情?”
“还有访问!”另一名刑警补充道,“重新访问现场的所有相关人员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