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发,两人都将面临法律后果。而若是找外人帮忙,就意味着将秘密分享出去,风险成倍增加。
第四个选项最冒险:向黄淮或周伟坦白部分真相,寻求他们的配合。
蓝溪的脑海中浮现出黄淮坚毅的面容和周伟关切的眼神。他们或许能理解,或许能提供帮助。但告诉他们多少?如何确保他们不会直接报警?周伟作为律师,有着严格的法律底线;黄淮作为受害者家属,对陈浩本就心存芥蒂。
她想象着坦白后的可能场景——最好的情况是他们理解并帮助她想出两全之策;最坏的情况是他们立即报警,导致陈浩被捕甚至在与警方对峙中发生不测。
蓝溪瘫坐在餐桌前,头埋在臂弯里。每个选项都充满风险,每个决定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。她的太阳穴突突地跳动,头痛欲裂。
道德困境像一张无形的网,将她越缠越紧。一方面是对弟弟的爱与保护欲,那是源自血液深处的本能;另一方面是对无辜生命的尊重,即使这个“无辜者”曾经伤害过她。再加上对法律的责任感,她深知一旦知情不报,自己也就成了共犯。
“上帝啊,告诉我该怎么做。”她无声地祈祷,尽管早已不再相信神明。
雨声渐弱,黎明的第一缕灰光从窗帘缝隙渗入。蓝溪抬起头,眼中布满血丝,一夜无眠使她的脸色苍白如纸。她站起身,机械地煮咖啡,香气弥漫厨房却无法提振她的精神。
咖啡杯在她手中微微颤抖。她想起陈浩小时候怕打雷,总会抱着小熊玩偶溜进她的房间,蜷缩在她身边寻求安全感。那时她觉得自己强大得能为他抵挡全世界的一切伤害。如今伤害却来自他自己,而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。
电话铃声突然响起,刺耳至极。蓝溪惊得几乎摔掉手中的杯子。看来电显示,是周伟。
“蓝溪,我只是想确认你没事。”周伟的声音温暖而关切,“昨天你看上去状态很不好。”
“我...还好。”她勉强回答,喉咙发紧。
周伟沉默片刻:“如果你需要谈什么,我随时在这里。你不必独自承担一切,明白吗?”
眼泪无声地滑落她的脸颊。她多么想告诉他一切,卸下这沉重的负担。但话语堵在喉咙里,说不出口。
“谢谢,周伟。我真的...很感激。”她勉强说道,匆匆结束通话。
电话挂断后,蓝溪深吸一口气。周伟的来电仿佛是个征兆,提醒她还有人在关心着她的安危,也间接提醒着她所面临的不仅是个人困境,还牵扯到更多人的安危。
她打开笔记本电脑,手指悬在键盘上良久,终于开始搜索相关信息:精神疾病患者的法律责任、威胁罪的量刑标准、匿名举报的处理流程...
每个搜索结果都让她的心沉下一分。法律条文冰冷而绝对,不会考虑情感因素或苦衷。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在告诉她:无论选择哪条路,都注定有人受伤。
中午时分,蓝溪勉强吃了点面包,食不知味。她打开电视,试图分散注意力,但新闻中正在报道一起家庭悲剧案件——弟弟为了保护姐姐而伤害他人,最终两人都面临法律制裁。
她猛地关掉电视,心跳如鼓。这仿佛是命运的暗示,预示着她和陈浩的未来。
下午,蓝溪驱车无目的地在城市中穿行。雨水再次降临,刮雨器有节奏地摆动,像是命运的倒计时。她不知不觉开到了陈浩的公寓楼下,仰头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