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1章 勤勉青年初入张府(3 / 3)

/p>

周文轩的这些勤勉踏实、知书达理、又不怕吃苦受累的表现。

自然是都原原本本地,落在了张大山和王氏的眼里,也或记在了他们的心里。

王氏本就是个心善的,见这孩子如此懂事上进,又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,心里头更是喜欢得紧,也疼惜得紧。

每日里都变着花样地给他做好吃的,嘘寒问暖,关怀备至。

还特意让花儿和巧巧,用那新织的、最柔软舒适的“精麻布”

给周文轩从里到外,赶制了两身合体舒适的崭新衣裳。

那份关怀,简直比对自家亲儿子还要上心几分。

张大山虽然面上不显山不露水,可心里头,对这个主动送上门来的“便宜子侄”

,也是越来越满意了。

他瞅着,这周文轩不仅人品端正,知书达理,还有一股子读书人特有的韧劲儿和不俗的见识。

更难得的是,他身上没有那些穷酸秀才的迂腐和清高。

反而能放下身段,踏踏实实地从小事做起,不畏劳苦,也不怕丢面子。

这样的人,若是能好好培养一番,倒是一个可造之材。

他也开始有意识地,将一些更重要的、也更需要动脑筋的活计,交给周文轩去尝试。

比如,让他帮着石头,一起核算水磨坊和榨油工坊对外加工粮食的收益和成本。

并让他试着,提出一些关于如何降低耗损、提高利润的建议。

比如,让他跟着小山一起,将张大山平日里那些关于农具改良、水利兴修、新作物试种的“奇思妙想”

都仔仔细细地记录下来,整理成册。

还比如,在他看到花儿布坊那边,因为新招募的帮工多了,原料和成品的进出也频繁了,账目也开始有些混乱时。

他便不动声色地,对花儿提了一句。

“花儿啊,爹瞅着你那布坊,如今也渐渐有了起色。”

“可这账目上的事儿,也不能马虎了,得清清楚楚才行。”

“你那文轩兄弟,字写得好,算术也精,人也细心。”

“不如就让他先过去,帮着你把这布坊的进出账目,都理顺理顺?”

他这话,说得是既自然,又意味深长。

花儿听了,那张俏丽的脸蛋,不由得微微一红。

心里头也如同揣了只小兔子似的,怦怦乱跳。

她自然是明白父亲话里的意思。

也没有拒绝。

只是低着头,轻轻地“嗯”

了一声。

于是,周文轩便又多了一份新的差事。

兼任“花儿布坊”

的“账房先生”

和“技术文书”

每日里,他不仅要帮着花儿记录那些五花八门的染料配方和染色试验的数据。

还要仔仔细细地,将布坊每日购入的麻线数量、织出的布匹尺码、以及或付给那些帮工妇人的工钱。

都一笔一笔记在本就不多的几页草纸上。

他干得很认真,也很用心。

那清秀的字迹,那清晰的条目,那精准的数目。

让原本对这些“柴米油盐酱醋茶”

之外的“俗务”

有些头疼的花儿。

也是暗暗佩服,也省心了不少。

两人在这些日常的接触和探讨中。

彼此之间的了解也越来越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