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上又处于绝对的劣势。
最终,这支出关的庞大军团,被拖得是人困马乏,粮草不济,虽然没有大败,却也同样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。
两次推演,两种结果,都让人感到无比的压抑。
整个枢密院,都陷入了一片沉重的寂静。
就在这时,小山再次走上前。
他从一个盒子里,取出了一条用黑色墨线,在沙盘上,从京城一直画到云州军镇的细线。
“各位将军,请看。”
他的声音,充满了自信,“若,咱们有了这样一条,可以无视地形、日夜兼程的‘钢铁之路’。
若,咱们有了那可以在一日之内,便将一个满编的卫所,连同其所有粮草辎重,从京城直送到云州城下的‘陆地蛟龙’。
那这战局,又当如何?”
说着,他将一把代表着“援军”
的红色兵棋,直接放在了云州城下。
沙盘之上的整个局势,瞬间便被彻底逆转!
原本被分割包围的各个据点,被这条“钢铁动脉”
瞬间就连成了一个整体。
原本疲于奔命的后勤补给线,变得畅通无阻,坚不可摧。
大宁的军队,可以利用铁路,进行快的、大规模的兵力调动和集结,以逸待劳,在任何一个蛮族骑兵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,起致命一击!
蛮族那唯一的、引以为傲的“机动性”
优势,在这条“钢铁之路”
面前,显得是那么的脆弱和可笑。
看着沙盘上那因为一条细细的黑线而彻底改变的战局,在场的所有将军都呆住了。
他们的眼中都爆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、如同看到了神迹一般的巨大光芒。
“这……这……”
那位一直主张固守的老将军,指着那条黑线,声音都在颤抖,“张侍郎……老夫……今日,方知何为‘运筹帷幄’。”
“这铁路,必须修,刻不容缓!”
兵部尚书也激动地附和。
一场关于“攻”
与“守”
的激烈争论,就在这场直观的、充满了科学性的沙盘推演面前,达成了空前的、完美的统一。
皇帝看着眼前这一幕,脸上露出了无比欣慰的笑容。
他知道,他的军队,他的将领,终于都开始理解并接受了他所看重的那种全新的力量。
他当即便下达了最终的指令。
“好。
既然众卿已无异议,那便依计行事。”
“一方面,命‘皇家格物院’,日夜赶工,全力生产新式兵甲,以解边关将士燃眉之急。”
“另一方面,这‘京北铁路’的修建,也同样,是最高等级的军国大事,一刻也不能再耽搁了。”
皇帝的决断,掷地有声,为这场争论画上了句号。
但他知道,真正的难题,才刚刚开始。
他将目光,投向了张小山与李严。
“圣旨已下,但如何执行,才是关键。”
皇帝的声音,变得无比凝重,“格物院,虽有神工之能,却终究人力有限。
如今,既要赶制军械,又要筹备铁路,无异于,让一人,同时打两场仗。
二位爱卿,可有良策?”
这,才是最现实的问题。
兵部尚书李严,作为军方统帅,立刻躬身道:“陛下,军情如火,北境将士,刻不容缓!
臣以为,当倾格物院所有之力,优先满足军械生产!
铁路之事,可暂缓一二!”
然而,张小山,却摇了摇头。
“陛下,李尚书,臣以为,二者,皆不可缓。”
他的声音,平静,却充满了力量,“军械,是今日之利刃,解的是燃眉之急。
而铁路,则是我大宁,未来百年,安邦定国之基石,是长久之计。
二者,如同鸟之双翼,车之双轮,缺一不可。”
他顿了顿,提出了一个,更为宏大,也更具系统性的解决方案。
“臣提议,开启‘两线作战’!”
“其一,为‘强军计划’!
由我大哥铁牛,亲率冶金司与军械司之核心骨干,即刻,入主京城‘军器监’!
利用其现有的场地与工匠,进行技术升级,专门负责,新式兵甲的生产!
如此,既不耽误生产,又能,将新技术,与帝国原有的军工体系,进行融合!”
“其二,为‘动脉计划’!
由我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