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4章 铁牛奔行,“拖拉机”出!(1 / 2)

元圣张大山那封充满“悲悯”与“情怀”的亲笔信,如一道温暖圣光,彻底照亮“盘古”项目组的前进方向。

“为天下万千耕牛,造一台真正的‘铁牛’!”

这看似远不如“驱动万吨巨轮”宏伟的命题,

却以更质朴、更伟大的方式,

瞬间点燃石铁及他那大多出身“农工”之家团队心中最深沉的共鸣!

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,

烈日下、皮鞭下终生为人类默默奉献的老牛,其一生何等辛苦、何等悲壮。

如今能亲手为它们打造一个代替无尽劳役的“钢铁替身”,

这份充满“人道主义”光辉的无上荣耀,

让在场每个铁血汉子激动得热泪盈眶!

……

接下来的数月,

燕山皇家钢铁联合总厂那间本为“坚船利炮”而生的“核心攻坚密室”,

奇迹般化为充满“泥土芬芳”与“田园诗意”的“铁牛”设计总院!

一场满载奇思妙想与“跨界”智慧的“头脑风暴”日夜不休上演。

……

“师父!”

首席设计师石铁一脸兴奋,对同样亲身参与设计的恩师张铁牛阐述最新构想。

他手中捧着一个黄泥捏制的充满“力量感”的“铁牛”雏形。

“您看!

弟子以为此‘铁牛’既名曰‘牛’,其形当肖似于牛!”

他指着泥牛“前身”。

“此地当安装两个巨大‘主动轮’,其上铸满如牛蹄般充满抓地力的‘防滑凸起’!

如此方能于泥泞田地中稳如泰山,力大无穷!”

他又指向泥牛“后身”。

“此地当安装两个略小‘从动轮’,并配以可自由转向的‘舵轮’之杆。

如此其转向之灵活将远超笨拙真牛!”

……

“嗯……”

张铁牛看着弟子这充满“仿生学”智慧的“四轮”设计,满意点头。

“想法不错,颇有几分老四(张栓子)酿酒时‘道法自然’的味道。”

“但……”他话锋一转,那双看透“钢铁”本质的虎目闪过更深邃光芒。

“你似乎忘了,牛之所以为牛,其最强之处非其‘形’,

而是其可将全身之力凝聚一点的‘筋骨’,

与可踏平一切崎岖的‘稳健’步伐!”

他走到巨大黑板前,未画“柴油机”内部结构,

而是画出一副让出身“农家”学子倍感亲切的《耕牛发力骨骼图》!

“你们看。”

他指着牛拉动铁犁时瞬间绷紧的背部与后腿肌肉群,

声音沉稳而充满庖丁解牛的穿透力!

“牛拉犁靠的从来不是前腿的‘蹬’,

而是后腿的‘踏’与整个脊背的‘弓’!”

“它将自身‘体重’与大地‘引力’完美结合,

爆发出看似缓慢实则无可匹敌的持续之力!”

“而你这‘四轮’之法,”他摇头,“虽轻巧,却将‘盘古’之心千斤‘体重’白白浪费。”

“此乃舍本逐末。”

……

这番充满“生物力学”智慧的“降维”点拨,

让石铁及其沾沾自喜的团队彻底醍醐灌顶!

他们只想着模仿“牛”的外形,

却忘了探究隐藏在血肉之下最根本的发力之“道”!

“那……依师父之见,我等该当如何?”

石铁声音因窥见“更高层智慧”的兴奋而颤抖。

张铁牛放声大笑,眼中迸发即将为世界带来“全新物种”的无尽豪情!

他走到黑板前,毫不犹豫擦掉《耕牛发力骨骼图》,

代之以一副充满“暴力美学”与“钢铁意志”的全新底盘结构图!

那是一条由数百块相互咬合的“合金钢板”组成的闭环巨大金属履带!

“这……这是……”

石铁看着这闻所未闻的“钢铁之足”,眼中充满巨大震撼!

“念祖!”

张铁牛未答,而是对旁听的儿子张念祖朗声问道:

“你可记得当年我军为将万斤‘镇国神炮’拖上泥泞白狼原战场,

所临时铺设的‘枕木铁道’?”

张念祖浑身一颤,瞬间恍然大悟!

“爹!您的意思是说!我们竟可将‘路’与‘车’……”

“……合二为一?!”

“让这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