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你说老子妻子是凤命那老子就是皇帝李昭番外(2 / 2)

热的莲子羹,在他伏案时安静地磨墨,偶尔还会给他讲些宫外的趣事。

都是太傅夫人说给她听的,比如西街的糖画摊出了新花样,城东的书局到了新的话本。

李昭渐渐觉得,这四方宫墙好像也没那么憋闷了。

他开始在处理完政务后,陪陈氏在御花园散步,听她讲宫外的琐事,偶尔还会跟她提起父皇母后寄来的信和土特产。

陈氏总是听得很认真,还会帮他把那些土特产分类放好,说等将来有机会,要跟他一起去当地尝尝父皇母后说的漠北奶皮子、岭南荔枝。

这天,李昭刚下朝就接到了太医院的消息,陈氏怀孕了。

他几乎是立刻从御座上站了起来,快步往坤宁宫赶,连奏折都忘了收拾。

一路上,他脑子里全是父皇当年说的话:“将来你的孩子长大了,你也能带着你媳妇到处逛,把这担子扔给他。”

陈氏的孕期很安稳,李昭却比她还紧张。

他亲自过问她的饮食起居,甚至特意让人从江南运来新鲜的莲蓬,说要让孩子也尝尝母后当年喜欢的味道。

太医院的院判每次来诊脉,都被他问得满头大汗,最后只能无奈地说:“陛下放心,皇后娘娘和皇子都安好。”

日子一天天过去,李昭的奏折堆里,除了朝政,又多了些关于“育儿”

的册子。

他时常在深夜里,借着烛火翻看那些册子,想象着孩子出生后的模样,会不会像陈氏一样有双温柔的眼睛,会不会像他一样喜欢看云,将来会不会也不愿意被困在这宫墙里。

终于,在一个飘着细雨的清晨,坤宁宫传来了皇后要生了地消息。

李昭正在养心殿批阅奏折,听到消息的那一刻,手里的朱笔“啪”

地掉在了地上。

他顾不上捡,拔腿就往坤宁宫跑,连鞋都跑掉了一只。

当奶娘抱着裹在襁褓里的孩子走到他面前时,李昭的手都在抖。

他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,看着那张皱巴巴的小脸,忽然就红了眼眶。

孩子似乎感受到了他的气息,小嘴动了动,出一声微弱的“咿呀”

“陛下,是位皇子。”

陈氏躺在床上,声音还有些虚弱,却带着笑意。

李昭抬头看向她,眼眶更红了,他哽咽着说:“阿凝,我们有孩子了。”

那天下午,李昭罕见地放了自己半天假。

他抱着孩子坐在坤宁宫的窗边,看着窗外的细雨,忽然想起了父皇母后。

他让小太监取来纸笔,写下了一封长长的信,信里说他有了儿子,说孩子很健康,说他终于明白父皇当年的心情。

他还特意让人把刚送来的江南新茶装了两盒,跟信一起寄给父皇母后,说这是他和陈氏一起选的,让他们也尝尝。

信寄出去后,李昭抱着孩子,轻轻晃着。

他看着孩子熟睡的脸庞,嘴角忍不住上扬。

他知道,未来的日子里,他依旧会每天处理奏折到深夜,依旧会为了朝政殚精竭虑,可他不再觉得孤单了。

因为他有了陈氏,有了孩子,有了可以期待的未来?

等孩子长大了,他就可以带着沈氏,像父皇母后一样,去漠北看白翎雀,去江南采莲蓬,去西域看雪山,把这江山的担子,轻轻放在孩子的肩上。

窗外的雨渐渐停了,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,落在孩子的襁褓上,温暖而明亮。

李昭低头吻了吻孩子的额头,轻声说:“儿子,以后这江山,就交给你了。”

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多年后的景象,他牵着陈氏的手,站在漠北的草原上,看着远处翱翔的白翎雀,而他的儿子,正坐在高高的御座上,像当年的他一样,认真地批阅着奏折。

那时的他,或许会收到儿子寄来的信,还有宫里新出的土特产,就像现在他收到父皇母后的信一样。

想到这里,李昭忍不住笑了起来,眼角的泪水却又一次滑落。

是喜悦的泪,是释然的泪,是对未来满怀期待的泪。

还有十八啊啊!

父皇,你当年怎么度过十八年的!

h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