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3章 派系养成(4 / 5)

 因为一旦劳动力调动算漏了,那就是群体事件,没有系统性培养人才的结构(现代教育),人才缺失那是常事。秦一统天下后就遭遇这样的危机了。

    起义军说实在的,还是秦国自己征调组织起来的;要是到处征徒,刘邦那些人留在乡下,即使是遭遇天灾,也真的不一定能聚的起来。

    宣冲的一家之言总结:秦法徭役会被起义推翻,宋法徭役则是会被外族暴打亡国。

    而眼下,渤郡是在边塞,武飞拥有足够对内治理和攘外安境的能力。

    武飞对维持会甩出了一个个命令,然后根据今年各个维持会的状况,公布孝廉的名单。

    武飞在渤地办的事情,被探子一一报到赵诚面前,而一边听闻探子讲述,一边看着南方地图的赵城久久不能释怀。

    顾首关这边,知晓自己是在蹲坑被消耗时间的赵诚忍不住道:“你这样的人,是治世之能臣。”

    …久坐着不动,心思会飞…

    武飞开完维持会决议后,这边则开了军事会议,过去的东市军骨干是爻都的部队,在武飞的刻意引导下,准备本土化,不断提拔渤地子弟。

    目前屯田政策非常成功,将目前战乱的荒田加上河渠引入后,新开垦的田地,在统计后比战前还多了一倍。

    武飞设置了一套商鞅变法体系,开始通过军功授爵模式,将这些荒田重新授予这些本地军官们,时间用不着多久,两年之内,这片土地的世家和宗族就会朝着军功集团的方向转变。关陇军事集团化。

    就在武飞思索着该怎么继续耗下去,李孝荣在诸多士官的撺掇中,开始对武飞进行“逼宫”。

    “孝荣,你来了。”武飞在沙盘前凝视压根没抬头。

    李孝荣走进来,瞅了一圈,然后提溜着一盒橘子进来,对武飞说道:“大人,这是老家那边寄来的,您尝尝。”

    武飞看了看他,笑着说道:“有什么话,直说吧。”

    李孝荣:“大人,我们什么时候打顾首关?”

    武飞顿了顿:“怎么,想回家了?”

    李孝荣抓了抓后脑勺:“这倒不是,就是您这憋着不上,大家都觉得手上不得劲!”

    武飞拍了拍他说道:“你们随我出爻都后,大小战役数十场,当初一百五十人,现在还有几人?”

    李孝荣顿了顿说道:“只有三个弟兄伤残,现在还有147人。”

    武飞望着他说道:“所以你们打的太顺了,总觉着所有城池都能一战而下。”

    李孝荣:“可是现在,您不是准备的够多了?“他看着武飞身后满当当一墙的竹简,这些都是每个月一次的开会记录。”

    会议中通报渤地现在的药品,布匹,桐油,那是越攒越多。而现在还在屯田屯粮。

    武飞叹了一口气:“要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。好了先不说这个,你觉得渤地的水土如何?”

    李孝荣:“大人,渤郡在您的治理下,现在欣欣向荣。”

    武飞看着他:“你有没有打算在渤郡的一个城中任职太守呢?”

  &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