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 各有所得(5 / 6)

我叔宋太宗 吴老狼 5697 字 8天前

机会向他求教,做到对契丹辽人的知己知彼,以便将来更好的为父皇分忧。”

    赵德昭强行狡辩还没有说完,赵光义就已经直接笑出了声音,说道:“德昭,我还以为你是为了什么点名要宋琪回京任职?原来就是因为了解燕云十六州一带的情况啊!放心,这种人在我们大宋要多少有多少,明天我就安排两个符合你要求的去给你当帮手。”

    笑呵呵的说完,赵光义又赶紧转向赵匡胤,说道:“皇兄,这个宋琪虽然曾经在开封府担任过推官,但是他已经外放多年,陡然之间让他接任监察御史,只怕他会力所难及。”

    赵匡胤点了点头,颇为认可赵光义的这番分析,赵德昭一看情况不妙,只能是硬着头皮说道:“父皇,儿臣自出阁以后,就再也没有求过你什么事,今天儿臣难得开口,还请父皇多少给儿臣一点面子。”

    考虑到这个倒霉儿子出宫自立后确实没求过自己什么,赵匡胤难免有些动摇,赵光义察言观色发现情况不妙,情急之下突然灵机一动,立即开口说道:“皇兄不必为难,臣弟有一个办法,可以解决这个问题?”

    “什么办法?”

    赵匡胤问,赵德昭则紧张万分,赶紧扭头去看自己的缺德叔叔,赵光义则是神情轻松,说道:“皇兄,你可还记得数年之前,你在文武百官面前写了半首诗,虽然博得了满朝叫好,可是皇兄你却说什么都写不出那首诗的下半首,臣弟与文武百官同样是绞尽脑汁,也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接上一句。甚至到了时隔几年之后,那首诗仍然还是只有半首……。”

    赵光义的话还没有说完,肚子里墨水有限的赵德昭就已经彻底绝望,赵光义则笑吟吟的继续说道:“正好,德昭今天不是拿了一首好诗来请皇兄你斧正吗?臣弟认为,皇兄你不妨让德昭贤侄接一接你那首诗,说不定父子同心,会有奇迹出现。”

    赵匡胤大笑鼓掌,说道:“妙极,妙极,德昭,你刚才不是说你在诗词大有长进了吗?那朕就给你一个机会,看看你能不能续上朕没写完的那半首诗。”

    “父皇,儿臣才疏学浅,如何敢在你的面前班门弄斧?”赵德昭哭丧着脸回答道。

    “那你就别想指望朕下旨把宋琪调回来!”赵匡胤回答得斩钉截铁,又说道:“不过嘛,你如果能接上朕的那首诗,还能让朕满意,朕就答应你的请求,现在就下旨,让宋琪回来接任监察御史。”

    见事情到了这一步,赵德昭当然也毫无办法,只能是表情比哭还难看的说道:“那儿臣有言在先,如果儿臣接得不好或者接不上来,还请父皇千万宽恕!”

    “不行!”赵匡胤断然拒绝,拍了拍赵德昭从后世抄来的那首诗,笑容有些不怀好意的说道:“你刚才不是一口咬定说,这首诗是你亲笔所写吗?既然你有这样的才华,那如果续不上朕的诗,或者续得不好,就给朕去面壁思过一天。”

    “作茧自缚啊!”

    赵德昭在心里痛苦哀嚎,嘴上却只能是乖乖答应,赵光义则心中得意,一边给自己和赵匡胤满了一碗酒,一边在心里冷笑道:“小兔崽子,接去吧!别说你了,就是范质和王溥这些天下知名的文人都没有接上来!”

    这时,赵匡胤也端了酒,回忆了一下才念道:“听好了,朕这首诗的上半首是——未离海底千山墨,才到中天万国明。”

    “恒持此志成永志,百战问鼎开太平。”

    砰砰两声响,赵德昭的脱口回答让赵匡胤和赵光义手里的酒碗几乎同时落地,酒水洒了满地不说,脸上还一起露出了匪夷所思的神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