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1章 秦国归顺(2 / 4)

p; 数日后,函谷关。

    这座扼守秦地门户、历经千年烽烟的雄关,在深冬的寒风中,巍然矗立。

    关城之上,旌旗猎猎,迎风招展。

    关前开阔的平地上,一座高耸的汉白玉祭坛拔地而起,坛分三层,饰以蟠龙云纹,庄严肃穆。坛顶中央,矗立着一尊巨大的青铜鼎,鼎内青烟袅袅,直上云霄。

    祭坛四周,大乾玄甲禁军与秦国黑甲锐士,分列两侧,盔甲鲜明,刀枪如林,肃杀之气弥漫天地。

    空气中弥漫着松柏燃烧的清香、兵戈的冷冽以及一种山雨欲来的凝重。

    寒风凛冽,卷起地上的残雪,抽打在人们脸上。

    然此刻,关前却鸦雀无声,落针可闻。所有人的目光,都聚焦在祭坛之上。

    辰时正刻,号角长鸣,鼓声震天。

    东侧,大乾女帝慕容嫣,在文武百官及精锐禁军的簇拥下,缓步登上祭坛。

    她一身明黄绣金凤朝服,外罩同色貂裘大氅,头戴九龙九凤赤金冠,珠帘垂落,掩映着清丽绝伦、不怒自威的容颜。

    她步履沉稳,仪态万方,每一步都带着帝王的雍容与气度,如同九天凤驾降临凡尘。

    西侧,秦皇赢稷,在丞相秦襄及秦国重臣的陪同下,亦登上祭坛。

    他身着玄黑蟠龙袍,外罩玄色貂裘,虽身形依旧魁梧,然须发皆白,面容苍老,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落寞。

    他步履略显沉重,每一步都仿佛踏在秦国的历史与尊严之上。

    两位帝王,于祭坛中央,青铜鼎前,相对而立。目光交汇,平静无波,却蕴含着千钧之力。

    “赢稷陛下。”慕容嫣声音清越,穿透寒风。

    “慕容陛下。”赢稷声音低沉沙哑。

    简单的称呼,已昭示着地位的变迁。

    秦国帝号,自此而终。

    礼部尚书手捧一卷明黄锦帛,高声宣读:“大乾女帝慕容嫣大秦秦王赢稷谨告天地山川社稷神灵”

    “今秦感念大乾仁德愿归附大乾永为藩属,大乾允诺赢稷称秦王世袭罔替永镇秦地,秦地自治赋税自用大乾不派流官,大乾驻军五千协防函谷关武关萧关三处要隘保境安民,秦岁贡白银十万两以表臣服,开通商路共享格物之利互通有无,赢稷嫁嫡女玉华公主于大乾镇北王林臻为平妃以固秦晋之好,两国永结盟好互不侵犯共御外侮,此誓天地共鉴日月同昭!若有背弃人神共诛!”

    礼毕。

    礼部尚书将两份以金线绣龙、玉轴装裱的国书,分别呈于慕容嫣与赢稷面前。

    慕容嫣执起御笔,蘸取朱砂,在国书上,于“大乾女帝慕容嫣”的落款处,签下自己的名字。字迹清丽而有力,带着帝王的决断。

    赢稷深吸一口气,颤抖的手接过御笔,目光在“秦王赢稷”的落款处停留许久,最终,沉重地落下自己的名字。

    笔锋苍劲,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与无奈。

    两份国书互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