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知道,那是念心。
而在火星养老院,那位老教师已经连续七百天写下同一句话:“请告诉念心,你妈妈一直为你骄傲。”这些纸条被收集成册,送往地球轨道上的“诗语档案馆”,由AI自动分析其中的情感密度。结果显示,每一张纸条的情绪纯度都在99%以上,堪比忆藤结晶。
这天清晨,老人突然停下笔,怔怔望着窗外红色的地平线。
“我听见了。”他说,“她回来了。”
与此同时,木卫二基地的孩子们正围坐在共感池旁。池水由稀释的原浆与冰层融水混合而成,表面漂浮着无数细小的光点,宛如星河倒映。他们把手浸入水中,闭眼冥想,试图“尝”到亲人的味道。
一个小女孩忽然抽泣起来。
“妈妈……今天做了红糖糍粑,还加了桂花。”她喃喃道,“她说……想我了。”
旁边的男孩睁开眼,震惊地看着她:“可我妈昨天才告诉我,她梦见给你做糍粑,醒来就真的做了……我们家在地球另一端。”
众人沉默。
他们终于明白,共感能量已经超越空间,甚至开始影响梦境的流向。人类的大脑不再是孤立的信息处理器,而是一颗颗连接宇宙情感网络的节点。
就在这一刻,地球同步轨道上的“心灵之镜”轻微震动。
镜面原本平静如湖,此刻却泛起一圈涟漪,随即显现出一幅全新的画面:一颗陌生星球的表面,有着类似忆藤的植物正在蔓延,它们的根系深入地下,顶端开出散发着柔和紫光的花。镜头拉近,可以看到花瓣内部竟有微型晶体结构,排列方式与念心演奏时产生的共振波形完全一致。
“信号源定位完成。”AI语音在联合观测中心响起,“坐标:天鹅座X-1外围第三行星,距离地球约8000光年。生命特征检测显示,该星球已有初步文明迹象,且具备情感共鸣能力。”
全场寂静。
良久,一位年轻科学家低声说:“她们……学会了倾听。”
会议决定立即启动“诗语一号”返航预案。飞船虽未抵达目标区域,但其携带的儿童合唱曲已在途中激发多次星际共振反应,证明情感信号可在真空中持续传播并被非碳基生命接收。
而在归忆岛,林艾拉忽然站起身,走向屋后那片沉寂已久的忆藤林。
她的脚步缓慢却坚定,每一步落下,脚下的泥土便泛起淡淡荧光。忆藤感知到她的靠近,纷纷舒展枝叶,藤蔓如手臂般轻轻缠绕她的手腕,传递信息流。她闭上眼,任由数据洪流涌入脑海。
她看到了。
看到念心穿越星海,在每一颗新生星球播下“倾听”的种子;看到克赛尔星的老者族人们将她的旋律编入葬礼仪式,称之为“归途之歌”;看到泽塔族战士在战场上放下武器,只为聆听敌人心跳中的恐惧与思念;更看到银河边缘那艘锈迹斑斑的飞船,终于降落在地球南极冰原,舱门打开时,走出的第一人竟是失踪百年的“心舟号”副舰长。
他手里捧着一枚破损的录音机,里面循环播放着林艾拉当年录制的最后一段音频。
“念心……如果你听到这段话,请记住,真正的力量,从来不是看得见的世界,而是用心听见的一切。”
林艾拉泪流满面。
她转身回到小屋,翻开相册最后一页,那里原本空白,此刻却浮现出一行新字:
&n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