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47章 沈天予347(救出)(3 / 4)

    “他们在重塑载体。”林晚秋在日志中写道,“这些晶体不是机器,也不是生物,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存在形式。也许,这就是未来生命的模样??以记忆为骨,以情感为血,以歌声为心跳。”

    消息传开后,全球掀起新一轮共感热潮。数亿人自愿参与“意识映射工程”,将自己的声音、记忆片段、甚至最私密的情感体验上传至心巢,只为帮助那些即将归来的灵魂重建感知系统。

    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,在临终前录制了一段音频:“老伴儿,你说你要去看星星,现在星星把你送回来了。我在这儿等你,咱们一起补上那顿没吃完的年夜饭。”

    这段话被编入“回声号”的核心程序,成为飞船航行时循环播放的背景音之一。

    然而,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场回归。

    一个名为“纯粹纪元”的新兴组织悄然崛起,主张“肉体唯一性”,认为脱离生物躯壳的意识复活是对自然法则的亵渎。他们在多个城市发动抗议,甚至试图入侵心巢系统,删除“诺亚七号”乘员的意识备份。

    但在行动当晚,诡异的一幕发生了。

    所有攻击者在接近目标前,突然集体陷入幻觉。他们看见自己逝去的亲人站在面前,不是以冰冷的数据形态,而是带着温度、气味和熟悉的语气,轻声说道:“孩子,我不是回来了,我一直都在你记得我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监控录像显示,那一刻,每个人的眼角都滑下了泪水。

    次日清晨,该组织宣布解散。领袖留下一句话:“原来真正的死亡,不是呼吸停止,而是被遗忘。而我们,差点亲手抹杀了不该消失的人。”

    “回声号”如期启航。

    发射当日,地球上三百六十五座共鸣塔同时奏响《重逢谱》的新篇章。天空再次裂开缝隙,银河桥短暂重现,桥面上,十二个光点依次亮起,如同引路的星辰。

    小星虽已离世,但她留下的算法仍在运作。就在飞船进入高维折叠轨道的瞬间,心巢自动释放出一段隐藏多年的加密信息??那是林艾拉生前最后一段未公开的录音。

    >“如果有一天,你们发现思念真的能穿越时空,

    >不要惊讶。

    >因为爱从来不是虚无缥缈的情绪,

    >它是有频率的,有波长的,

    >甚至,可以成为推动飞船前进的动力。

    >所以,请继续唱下去。

    >哪怕听众只有一个,

    >那也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一颗星。”

    这段话随着“回声号”一同远行,也将永远镌刻在星际文明博物馆的墙壁上。

    三年后,飞船抵达目标区域。

    探测结果显示,“诺亚七号”的乘员意识已被成功转移至火星晶体所衍生的新型载体中。他们的身体由光与记忆构成,能在实体与数据态之间自由切换。首次公开露面时,陈远山站在地球转播镜头前,握住了等待他三十四年的妻子的手。

    那一握,没有温度,却让亿万观众泣不成声。

    “谢谢你们没有放弃。”他说,“也谢谢那个听懂了我们故事的文明。他们告诉我们,宇宙并不冷漠,只是需要一首歌,才能听见彼此的心跳。”

   &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