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 张居正教朱翊钧三思而后行,人之处事,固不可以不思,而亦不可以过思。善应下之事者,惟当以穷理为主,而济之以果断。
意思是人做事,当然要反复思量,但同时也不可以过度思量,下所有的事儿,要要以理为主,更需要果断。
王崇古的谏言,不仅仅服了张居正,同样服了皇帝,这不是因噎废食,而是防止大明陷入泥沼之中,既然不可行,可以暂缓再议不迟。
朱翊钧春秋鼎盛。
王崇古左右看了看,低声道:“陛下,其实我们可以暗度陈仓,把还田疏的政令反过来理解一下,从我们去,到他们主动来,有的时候人和驴一样,叫立不立叫跪不跪,牵着不走打着倒退,是谓犟,你越让他站起来,他越是要跪。”
王崇古现在有点贼眉鼠眼,显然他知道自己出的主意,完全是歪门邪道,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反其道而行之。
王崇古进一步道:“有的时候,越是劝他放弃,他越是不肯,例如这个田亩,朝廷无论是减租公卖放领额田,都是要人命、提都不能提的事儿,但是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呢,劝农桑。”
“朝廷也是劝农桑,越是重视农务,遮奢户们就会觉得,这是让他们当牛做马,反而越不愿意再兼并,甚至愿意让出土地了。”
朝廷此时越是劝农桑,这些遮奢户们,就会觉得老爷们把大的好处往自己兜里揣,官厂团造如火如荼,开海海贸如日中,却让他们面朝黄土背朝,在土地里打滚,遮奢户们自己就会想方设法的进入手工作坊,甚至是机械工场里了。
这些资产投入需要银子,而且持续不断的投入,田亩是可以置换银子的。
王崇古的田亩回收计划和张居正的目的是完全相同的,但做法却南辕北辙。
“王次辅怎么想到这种招数的?”朱翊钧听闻之后,满脸不敢置信,他都打算暂且放弃了,等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后再谈此事,结果王崇古搞了个暗度陈仓之法。
王崇古特别了解陛下,陛下不是个那么容易放弃的人,比如当初所有人都觉得杨博和张居正交换结束后,刺王杀驾案就彻底落下了帷幕,却没想到,张四维被族诛,张四维本人被做成了标本;比如当初所有人都以为隆庆议和,已经了结了和北虏的恩怨情仇,但陛下还是遣京营,把俺答汗抓到了京师斩首。
这就是眦睚必报的皇帝陛下,陛下,从来不是个轻言放弃的人,这个时候,劝陛下收回了想法,陛下只是暂时按下了那颗蠢蠢欲动的心,日后一定会继续推校
这也是张居正带王崇古过来的原因,王崇古提供了另外一种解法。
王崇古他是怎么想到这种诡异的法子?他满是惆怅,略感无奈的道:“家里有个不省心的逆子,越是不让他做什么,他越是要做,现在放开手让他做了,他反而什么都不敢做了。”
王谦的确是大明头号逆子了,仗着自己一人继承家业,那真的是行事百无禁忌,越是不让做,就偏要做,不让赚钱,就非要倒腾珍珠案,王崇古从王谦身上,找到了破局之法。
朝廷越是管,这帮个缙绅们就只会觉得朝廷管的宽,要动他们家的祖产,可是换个思路,催动缙绅们主观能动性,让出田亩,一点点分化,降低抵抗意志,还田疏,反而能落到实处去。
这就是王崇古完整的谏言。
“逆子,逆子好啊。”朱翊钧沉默了许久,认同了王崇古的吊诡路线。
这套辞是不符合常理的,但在大明不符合常理的事情太多了,势要豪右就跟不听话的逆子一样,你越是约束,他们反而越是反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