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入主中原的时候的止投献之风,和自明初建立的止投献之风压根就不是一回儿事儿,而高攀龙将其混到一起,相提并论。</P>
这就是贱儒。</P>
胡元入主中原后,止投献之风,多数都是直接干脆的造反,元朝国祚百年,就闹了一百年的反元复宋,那是士大夫们真的脚踏实地的实践,这些贱儒也好意思给自己脸上贴金。</P>
“有什么道理”林辅成倒也不急于进攻,笑着搭腔问道。</P>
“就以顾大家唱的振武营为例,这振武营倒是投献了朝廷,落得个什么下场大家也都看到了。”高攀龙怅然若失的说道:“为国征战,自己落得个冢中泣,儿子饿死了,妻子投江了,当真是可悲啊!”</P>
朱翊钧猛的瞪大了眼睛,指着高攀龙说道:“冯大伴,你看这贱儒,他在倒果为因!振武营的悲剧究竟如何顾眉生唱的不明白吗兴文匽武妖风盛,他特么的一个凶手,在这里怪朕,怪朝廷!”</P>
“朕就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!”</P>
“朕要是在台上,高低要对着他的脸上,狠狠的来上两拳!抽出戚家刀来,摘了他的脑袋,呸!”</P>
朱翊钧倒是对这个高攀龙有点印象,这是东林八大君子之一,而且还是东林书院的创始者,高攀龙这番说辞,加重了朱翊钧对东林党的刻板印象。</P>
当真是一群贱儒!</P>
“这不就是指鹿为马吗”冯保擦了擦额头的汗,这南衙地界,大明皇帝朱翊钧带着京营来了,说话都不太好使,指望当初嘉靖三十九年,朝廷能做出什么干涉来</P>
“哦你说该怎么办”林辅成倒是丝毫不慌,仍然没有进攻,而是询问着高攀龙,解决之法。</P>
既然振武营投献,落得如此下场,那解决问题的办法,就是止投献之风,这非常的合理了。</P>
林辅成辩论有个习惯,让人把话说完,让对方把自己的话表达清楚明白,再进行反驳。</P>
高攀龙老神在在的说道:“发内帑。”</P>
“今日天下第一要务,便是尊儒术、除刑戮、举朝讲、用谏臣、发内帑,天下之财,皆收入内帑成为一家之私,朝廷国帑空空如也,发内帑可缓之,当初振武营哗变,现在浙江九营兵变,不都是减饷闹得吗若是肯放内帑,安有此事发生”</P>
高攀龙的观点让人议论纷纷,赞成者多,反对者少,乍一听,高攀龙说的真的很有道理。</P>
林辅成稍加思索了一番说道:“好,一言为定,既然你觉得我是北衙士子,那这样,咱们南北两京士林,一起发力,鼓噪这发内帑给军兵的风力舆论如何此策甚妙。”</P>
李贽是官场老油条,他愣了片刻,林辅成这说得好没道理,这发内帑,能发到军兵手里才是怪事!</P>
但是很快,李贽就明白了,林辅成的真正意图。</P>
在林辅成构建的理想国里,是一个物质高度丰富,朘剥物质已经没有意义的世界,在没有发展到这种程度前,没有绝对的自由,就需要一股凌驾所有社会阶级之上的力量,进行统治。</P>
显然,真的鼓噪成了,内帑的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