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九十四章 读书如同越关山,一步一台(1 / 3)

    丁亥学制是万历新政对万民的普惠,也是朱翊钧履行自己的承诺,让大明再次伟大,包含了大明所有人,他从来没有忘记过。

    代价也是非常明显的,有些人要为万历新政买单,不仅要倾家荡产,而且还要满门抄斩。

    ...

    ###内政外交的双轨并行

    尽管朱翊钧在内政改革上取得了显著成效,但他深知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依赖于内部的稳定与发展,还需要在国际舞台上树立威信,以确保大明帝国的长远利益。因此,在推进“百业兴旺”计划的同时,他开始着手调整大明的外交策略,力求内外兼修。

    ####和平外交:构建稳定的周边环境

    朱翊钧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大明周边的邻国。他知道,只有与这些国家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,才能为国内的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。为此,他派遣了多支使团出访朝鲜、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,旨在加强彼此间的联系与合作。

    在与朝鲜的交往中,朱翊钧延续了以往的宗藩关系,但更加注重实质性的文化交流和技术支持。他鼓励朝鲜派遣留学生到大明学习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,并承诺帮助朝鲜改善灌溉系统,提高粮食产量。同时,他还邀请朝鲜的艺术家和学者来到大明,共同探讨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,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。

    对于日本,朱翊钧采取了一种更为谨慎的态度。鉴于历史上双方曾因倭寇问题而产生过冲突,他决定通过经济手段来化解潜在的矛盾。他提议设立专门的贸易港口,允许日本商人合法进入大明市场进行商品交换。作为回报,日本方面也需要加强对沿海地区的管控,防止海盗活动再次威胁到大明的安全。这一政策得到了双方的积极响应,使得两国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。

    至于东南亚诸国,朱翊钧则充分发挥大明强大的海军力量,保护商船队穿越危险的海域。他命令舰队定期巡航南海,打击海盗行为,保障海上航线的畅通无阻。同时,他还主动向这些国家输出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知识,帮助它们提升自身的海洋开发能力。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,赢得了东南亚各国的广泛赞誉,也为大明开辟了新的贸易市场。

    ####战略联盟:扩大国际影响力

    除了与近邻建立友好关系外,朱翊钧还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,共同应对各种挑战。他敏锐地察觉到,欧洲新兴的航海国家正在迅速崛起,其先进的科技和军事力量不容小觑。于是,他派遣特使前往葡萄牙、西班牙等地,寻求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可能性。

    经过多次谈判,大明最终与葡萄牙达成了合作协议。根据协议内容,葡萄牙将向大明传授火炮制造工艺,并协助训练一支现代化的炮兵队伍;而大明则开放澳门作为中转站,允许葡萄牙商人在此开展业务。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大明的国防实力,还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深度交融,开创了历史上的新纪元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朱翊钧也没有忽视与其他大国的竞争态势。面对奥斯曼帝国对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控制,他果断调整了陆路贸易路线,绕开那些受制于人的关键节点,直接与中亚地区的游牧部落展开直接交易。通过这种方式,大明成功规避了可能的政治风险,同时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,巩固了自身的区域主导权。

    ####文化输出:塑造软实力

    在推行硬实力外交的同时,朱翊钧也非常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。他认为,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军事和经济层面,更应该体现在对其他国家价值观的吸引力上。因此,他积极推广中华文化,努力将其打造成连接不同文明的桥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