溪沿岸的百姓和天目溪的斗争,也没有最终的胜负。
这次天目溪的河堤守住了,临安县没有被毁在洪水之中。
下次呢?守不住的时候,就又是成百数千人死难,数万人流离失所,良田桑田毁于一旦,瘟疫四起。
人定胜天否?长期来看,只有否定的答案,尤其是天崩地裂的时候,人都顾不得,更遑论河道了。
似乎,从来都是如此,也从没人真的会管这些穷民苦力的死活。
甚至一些士大夫还会不屑一顾的说:这些人为何要住在河水泛滥的地方?简直是愚蠢,没读过书不知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,所以小人终究是小人,短视的很。
“人们为什么要住到河水泛滥的地方去!南堡村被淹成了一片泽国,第二年无人的地方,就又升起了炊烟,百姓要是有地方去,百姓要是可以安居乐业,用得着流徙?用得着住到泽国去?”
“谁逼着他们流徙,谁逼着他们住到了刚刚被全部淹没的南堡村去?”朱翊钧嘴角轻微抽动了下,非常用力的点着那段临安士大夫,阴阳怪气的那几句。
小人之恶?分明就是君子之恶!
南堡村被淹了,所有人都死了,但依旧有人冒险前往,是这些百姓蠢?是这些百姓不知道这里危险?
“大明人素来安土重迁,安于故土不愿意随意迁徙,自万历开海至今,南洋四百万丁口的汉人,多少人是被迫背井离乡?!九成都是佃流氓力这些穷民苦力!”
“他们也不想走,但凡是地主们愿意减一点佃租,少一点年例,百姓为何要走?祖坟都被人给刨了,不走还能如何?”朱翊钧说着说着就站了起来,拍了两下桌子。
农户一旦破产失地,自己家的祖坟都会被兼并地主给刨掉。
根断了,那就只能走了。
朱翊钧做了十七年皇帝,现在是一言九鼎,无人敢违逆、至高无上的皇帝,这样妖言惑众的话,他见过很多次很多次,但每次看到,依旧会十分愤怒。
这些贱骨头的话,总是能让朱翊钧记起为何要万历维新,他要好好活,也要万民好好活。
“陛下息怒,侯巡抚已经把浙江还田完成了,这留在浙江,是在巩固还田的成果。”冯保赶忙劝皇帝陛下息怒。
浙江还田已经完成了,管不了千秋万代,但至少能管一世,至少最近这几十年,还田后的百姓,都有活路。
“浙江还田了,可是大明两京一十五省,只有浙江还田了。”朱翊钧一甩袖子,坐在了太师椅上,他有种急迫感,但他知道急迫,只会露出破绽来,被野心之人利用,让还田大事,毁于一旦。
“呼。”朱翊钧再吐了口浊气,继续翻动着侯于赵的还田记。
侯于赵的《翻身》,记录了还乡匪团的恶行。
头等的势要豪右都跑到了南衙、松江府、武昌府、广州府,甚至是跑到了吕宋马尼拉;
次一等的乡贤缙绅,则是跑到了杭州府、宁波府、九龙府等地;
没那么多银钱的劣绅们,则是躲到了深沟高垒的土城里。
一些个不甘心失去土地,又没有门路逃走的缙绅,只要响应了朝廷的号令还田,但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