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卷 第九百二十三章 大明亡不亡,老天爷说了不算!(4 / 7)

sp; 这种话,任何人说,都是要诛九族的。

    朱载堉既然敢这么说,自然有他的道理。

    陕西今年的干旱,非比寻常,不是说旱灾规模比以往更加庞大,而是根据陕甘绥地方历年对降雨的汇总、和大明各地方对于气象的观测,得到了一个可怕的推论。

    陕甘绥地方的旱灾,明年不会缓解,后年也不会,至少要持续三十年到四十年长期干旱,而且,这种干旱会持续扩大,逐步扩大到山西、北直隶等地。

    “天意已决,要亡我朱明。”朱翊钧的话看起来有些平静,但放在桌下的手,已经完全攥紧,他看着朱载堉,十分肯定的说道:“朕偏不!绝不!”

    “除非老天爷降下天雷,把朕给收了!否则朕一定要把天捅个窟窿出来不可!”

    万历十年开始,山西五台山的白云寺、千佛洞,在八月中旬,就开始急速降温,风怒起,滴水成冰,文殊菩萨放光处,有一座阴崖,悬冰三丈。

    到万历十四年七月十七日,仅仅过了四年,文殊菩萨放光处的阴崖就提前了一月时间开始悬冰,七日就可以累积三丈有余。

    朱载堉查遍了旧典,发现文殊菩萨放光处阴崖有悬冰的记载,要追溯到唐末五代‘水旱不调’之时。

    度数旁通发现,五台山要形成悬冰这种现象,而且一整个冬天不化,温度是零下20°以下,在万历元年之前,五台山文殊菩萨放光处的阴崖,是没有悬冰的。

    河南少室山少林寺有卢岩,岩石下有深潭,万历十一年之前,深潭从未结冰,万历十一年开始结冰,而且少室山开始‘雪深道绝、僵雪四积’,僵雪就是雪下了不化,从蓬松状态到硬实状态。

    而最让格物院格物博士们绝望的是:春风不度,即:层冰积雪,犹满涧谷,四月春风不度,卢岩深潭积冰不化。

    春天的天气依旧寒冷,无法融化积雪和积冰。

    云南苍山,七月起五月止,半山以上皆尽积雪,琼楼玉树,雪影射人夺目。

    云南苍山的半山腰,一整年只有两个月没有积雪,其余时间,都是白雪皑皑。

    这可不是什么风景瑰丽,这背后是超级寒潮到来的标志。

    “秦岭淮河以北,恐怕要陷入十年九旱的地步,陛下。”朱载堉再次提醒陛下,这件事的严峻程度,要做好天变的准备,而且天变就在不远,是陛下必须要面临的问题。

    超级寒潮带来的是十年九旱的旱灾,而且是大旱灾,旱灾之后必然是蝗灾,蝗灾之后必然是饥荒,一旦大规模饥荒,人要死的足够多,乱世才有可能结束。

    朱载堉其实很想说,种种迹象表明,大明恐怕,真的气数已尽。

    如果是十年九旱,那陕甘绥首当其冲,粮食自给率下降到40%以下,山西、河南、北直隶,甚至是四川也会陷入粮食自给不足的境遇。

    陕甘绥的民乱四起,必然干扰山西、河南的粮食生产,最终导致百姓只能揭竿而起,乱世将至。

    朱翊钧坐直了身子,拿出了朱笔思忖了许久,开始奋笔疾书,而后将数封圣旨写好,让冯保拿来了朱印,才说道:

    “下章河南、湖广、江西、广东有司,收到圣旨即日起,每省组建六个工兵团营,力求京广驰道,在三年内贯通。”

&nb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