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卷 第四百零三章 颠倒黑白,倒行逆施(6 / 7)

到了景泰年间的三成半。

    “日后只会越来越多,江陵公整饬学政,大明京营和水师的学堂,可不是私塾,是官学,这要是弄好了,啧啧。”王之诰笑着说道:“也不是笑话这些个遮奢户,张居正在刨他们根儿了,他们还在计较一时得失,怎么一个蠢字了得。”

    “就以现在科举加入了矛盾说和算学而言,这帮个不知民间疾苦的望族子弟,只会越来越难考中进士了。”

    高拱靠在太师椅上,他有些疑惑的说道:“你跟张居正是儿女亲家,跟他说一声,还不能重新入仕吗?整日在西土城跟我这个糟老头子聊天,好生无趣。”

    “回不去了,我是逃兵,陛下信我,张居正都决计不肯信我。”王之诰指了指自己,摇头说道:“我还不如你呢。”

    高拱拿起了一份杂报看了许久,邸报上的内容,字少事大,但缺少分析,各党杂报,倒是办的不错,他拿着一份杂报递给了王之诰说道:“眼下清丈,只有河南和四川两个老大难了。”

    “河南藩王多,清丈难可以理解,山东有个兖州孔府,现在倒了,这四川也是老大难?”王之诰看完了杂报,大明清丈还田之事中,进度最慢的是河南,进度第二慢的是四川。

    张居正清丈从万历元年就开始了,一直到万历十三年,河南和山东都没搞完,最后随便捏了个数算是报了,除了这两个最难的地方,便是数四川了。

    “这第一个难的便是遮奢户和土司勾结,养寇自重又不是只有军将会,第二个难的,新都杨家啊,杨廷和的杨。武宗龙驭上宾后,杨廷和摄政三十八日,才迎立了世宗皇帝。”高拱略显无奈的说道。

    诡寄田,是清丈中,隐田里的大头,河南是挂在王府的名下,而四川是挂在土司名下,而且和其他地方不同,四川这地方,他们杨氏,遮天蔽日。

    “一个新都杨,一个播州杨,无论哪个杨造反,都够四川地方喝一壶的了,要是里应外合,那不得了,真的不得了。”高拱拍了拍杂报。

    新都杨是杨廷和的杨,播州杨是杨应龙的杨,杨应龙是播州宣慰司宣威使,世袭的土司,自唐时乾符三年,杨端入播州开始算起,历704年,共三十代,世世代代都是国中之国。

    兖州孔府就是仗着自己圣人后裔胡作非为,当皇帝下定决心铲除毒瘤的时候,只需要把南孔抬上来便是,河南王府多,陛下心也狠,不顾宗亲号丧,也能贯彻下去,但是四川这个问题,非常的棘手。

    “这云贵川黔的生苗不服王化,还跟东吁莽应龙暗自勾结,这要是清丈逼迫急了,搞不好就是一出大戏。”王之诰啧啧称奇的说道,云贵川黔的生苗,同气连枝,没什么事儿还想闹一闹,有事那更是闹翻天,再加上和西南三宣六慰勾结在一起,地方矛盾复杂的同时,还极其不好处置。

    吕宋和云南的境遇大差不差,只不过因为吕宋四面环海,大明水师日益强横,所以才显得安稳罢了。

    “难,难也是他张居正和陛下难!跟咱们有什么关系?哈哈。”高拱一副看热闹的神情,不在其位不谋其政,他现在是闲云野鹤,坐看张居正挠头。

    “说的也是,愁也是他们发愁咯。”王之诰也露出了笑容。

    张居正人在西山宜城伯府的时候,日子过得比较清闲,除了审阅大明会典新卷之外,再无其他事儿了,现在日理万机,处理国事,那就是摁下了葫芦又起了瓢,一件接着一件,无休无止。

    高拱转了一下茶盏,还是开口说道:“到现在我还是不看好陛下,陛下不是个长性的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