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3章 大张旗鼓的“阿波罗他姐”计划(3 / 4)

    如今,摆在他面前的,是一份涉及到二十多种精密仪器的紧急采购清单。

    这批设备要求极高,需要耐受极端温度变化、剧烈震动和强辐射环境,加工精度达到纳米级,内部结构复杂而精巧。

    若是放在平时,采购这个活是人人争抢的美差,合同一签,然后各种找理由拖就是了,反正几百上千亿的订单最后都能给拖没了,现在这区区十几亿的订单,拿来塞牙缝都嫌牙缝太宽。

    但要命的是,这份采购不仅要求了时间,还要求了质量。

    听说检验人员不止要目测,可能还要用到钢卷尺去量,这要求可就太高了!

    你说什么,游标卡尺?还到不了那个程度……

    总之,因为这些离谱的要求,整个航天总署乱成了一锅粥,经过一连串的击鼓传花的动作,锅被甩到了埃米尔·史密斯身上。

    对于精密仪器领域,史密斯是个彻头彻尾的外行,不过不管怎么说,总比他的前任,那个被某位主任硬塞进来的应召女郎还是要强一些。

    他起码知道要先找供应商报价。

    埃米尔专员首先习惯性地联系了国内几家著名的国防承包商。

    “哦,埃米尔先生,这个精度……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定制生产线,时间嘛,至少十八个月,预算需要先追加一百二十亿雕元的前期投入,否则我们可能无法完成。”

    “很抱歉,专员先生,核心的这种陶瓷轴承我们无法生产,需要进口,但合作公司他们的排期已经到明年年底了,您可能需要多等一段时间。”

    “欧上帝啊,我们当然可以完成这些组装工作,您要相信我们,但里面的微型谐振器,如果您不能直接提供成品的话,恐怕得问问东夏的几家公司,他们是全球最大的,且唯一的供应商。”

    “其他供应商都被他们挤死了!”

    一通通电话打下来,史密斯专员的额头开始冒汗。

    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诡异的循环:每一个零件,似乎最终都能追溯到海外,尤其是东夏。

    即使某些零件标称是“本国制造”,其原材料、精密机床或者核心软件,也往往离不开东夏的影子。

   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各种疯狂施压,最终,还是白头海雕国内一家有着“辉煌历史”的老牌精密仪器公司接手。

    结果嘛……

    第一次试生产,因为部分基础件来自恒河莲花联邦,那个地方的标准,约等于没有标准,所以第一批设备顺理成章的报废了。

    第二次,本土供应商提供的特种合金纯度不达标,在模拟测试中率先疲劳断裂,嗯,都怪东夏,因为他们限制了某些特殊稀有原料的出口,导致在关键领域帝国缺乏可靠的供应。

    帝国本土的精密材料加工厂,再等个三五十年或许有望。

    第三次,好不容易组装起来,却发现采购自双狮王国的密封胶在真空环境下会释放出有害气体,污染内部光学元件……

    时间一天天过去,预算像装在筛子里的水一样飞速消耗,而合格的设备却一个都生产不出来。

    就在埃米尔专员行将绝望的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