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向东南方向转移超过一百公里!
这玩意才是月面开发的核心!
于是,在月球表面之下,那片人类从未涉足的巨大黑暗迷宫中,一场无声的搬迁开始了。
小白忠实地执行了命令。
它那经过特化的多足骨骼结构,在崎岖不平的溶洞地面上快速,指挥着工程机械部队相互协作,将那些来自东夏的宝贝设备——小型化3D打印机、材料处理单元、太阳能充电板、储能模块,以及最重要的那座传送祭坛副座,一一拆卸、打包、固定。
按照东夏给出的精准时间表,当白雕的环月飞行器在头顶的时候,小白跟新来的工程机器人躲在溶洞深处大眼瞪小眼。
当环月探测器晃晃悠悠地飞行到月球另一面,暂时失去对这边的监视能力时,“小白”和工程机器人们立刻开足马力,背着、拖着、扛着大包小包,匆匆赶路。
殿后的工程机器人还会小心翼翼地启动小型喷气机,扬起月尘,尽可能地将行进的痕迹抹除。
就这么走走停停,利用时间差潜行,足足迁移了十几个地球日,终于抵达了东夏选定的新位置。
再次钻入更深、更隐蔽的地下溶洞,小白主导开始了新一轮基地的建设工作。
就这样,一明一暗两处基地,明面上利用火箭和月面登陆器,一点一点的搞勘探,做铺垫,暗地里则是以祭坛输送物资,展开就地施工作业。
小白首先的工作是平整地面,然后用自带的材料打印出基础的结构件,搭建起一个简易但坚固的密封舱室框架。
接着是铺设线路,安装从祭坛那边传送过来的小型化空气循环和水培系统单元。
能源是最大的挑战,东夏这边的整体计划中,必须先完成基本生存环境的建设,然后人员登陆,最后才是在人员指导和操作下,摆开核聚变电站。
主打一个稳重。
当前阶段,只能利用少量的热能和太阳能进行电力补充,还要时时避开偶尔掠过的白雕飞行器,因此稳定施工的主力还是小白。
每一步都进行的艰难而缓慢。
这是人类在月球地下建立的第一个永久性据点,没有欢呼,没有观众,只有一颗冰冷的魂火和几条不知疲倦的手臂,一点点开拓着异星的家园。
在此期间,东夏航天局连续发射了数颗高性能中继卫星,布设于地月拉格朗日点及环月轨道,开始系统性搭建覆盖月面的导航、通信和远程遥控支持模组。
白头海雕也不甘示弱,在第一次技术积累的基础上,联合了辛西亚计划的几十个参与国家,有钱的出钱,没钱的……也要出钱!
耗费巨大的代价,顶着自己叮当乱响的工业基础,强行上马了环月卫星,月面无人再登陆,月面载人再登陆,超大推力火箭等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计划。
一场新时代的、范围更广的太空竞赛,又一次拉开了序幕,
在这一过程中,白头海雕还打出了几场大统领口中“极其漂亮”,“天才般的”,对东夏的战略反击。
第一,便是重新拉拢了双头鹰联邦。
通过一系列被批评者称为“出卖盟友、绥靖妥协”的秘密外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