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3章 瀚海启明 北上 新航路(2 / 4)

>

接下来,下午的活更大。

要给整条船上桅杆啦。

之所以没用传统的桅杆和蒸汽驱动,当然是为了应用来自蓝星东夏的黑科技系统。

不是陈默不想节约运力,但瀚海领情况特殊,虽然有了船,他依然无法解决一个核心问题,那就是船员。

在海上乘风踏浪,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的到的,哪怕是一艘小帆船,没有足够时间的历练也玩不明白。

在瀚海的领地上,能凑出一批不晕船的就已经不容易了,会驾驶操船的,一个也没有。

所以,传统的桅杆,风帆这一套系统,就算是装上了,没有合适的海员,也没人能弄得明白。

至于蒸汽轮机,这玩意工艺倒是挺成熟的,和魔偶动力,并称为繁星大陆上的两大通用动力来源。

但是,陈默居然遭到了该死的技术封锁。

蒸汽轮机的主要供应方,矮人的重要聚集地之一的霜岚公国,拒绝了瀚海领的采购。

明面上的理由给的很足,第一,这是高端战略物资,要审慎评估资格;第二,订单排满了,得先申请再等待;第三,到达瀚海的路上都是战区,不安全。

实际上,那因素可就复杂了。

霜岚公国不大,且地理位置非常特殊,它也处于一个标准的四战之地,上下左右都是比它强的政权。

按道理说,谁强大了都得来锤它一下。

但是,也正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过于重要,不仅扼守着巨龙之脊山脉上唯一的低地山口,同时也直接连通着从栖月王朝到镜湖王国,过红树高地,至溪月联邦,到达南端的白银公国的这条纵向交通线,所以,谁都不能容忍自己的敌人和对手占据这个核心交通枢纽。

谁敢打霜岚,就有极大概率遭到群殴。

说到底,还是大陆局势过于均衡,没有一家独大的时候,这种战略要地的小国就有了拉拢的价值。

所以,霜岚有点像是一个“中立国”的地位,和各个大国的关系都不错,甚至不接壤的雾月神庭都相谈甚欢。

同时,因为这种交通要道加相对安全的环境,霜岚也成了各个种族躲避战争的首选,最大的矮人族群,铁臂族群,就在霜岚公国拥有一块不小的地盘。

那么,左右逢源的霜岚,看不起瀚海领,是一件很正常的事,同时,瀚海领现在得罪的势力似乎也不少,谁知道有没有什么家伙在背后捣鬼。

总之,这差点让陈默没吐出血来。

我,东夏接班人,老家都已经飞天遁地上月球了,我要什么都是予取予求,现在在本地买个蒸汽机,你告诉我这是高端战略物资……

卡我脖子

陈默无奈的从老家弄来了一套混合动力系统。

在船体制造的时候,东夏提供的工程图纸就已经为这套系统留好了空间,在本地舱体建造完毕之后,造船厂又用了足足十五天的时间,在细致到每一颗螺丝位置的视频指导下,完成了龙骨加强筋,合金船肋,桅杆底座的安装,将电池组、电机和推进器放置就位。

整条船一共用了六根主桅杆,技术来源为东夏的智能可收纳折迭风帆,每根重量为1.74吨。

是不是看着眼熟,没错,这是防止陈默同学一直升不了级,那就运一根用一根,慢就慢点。

还是那个思路,先解决有无的问题。

因为暂时还运不来大吨位的吊装设备,陈默不得不借助商行的附魔团队,来完成风帆集成桅杆的安装。

附魔师们开始起新的魔法阵。

这玩意相当于一个超大型的法师之手,驱动灵能之力,将粗壮的桅杆一根一根插入船体上固定好的桅杆底座之中。

附魔师们围绕着巨大的桅杆构件布下复杂的法阵,符文线条在地面亮起淡蓝色的光辉。

法力共鸣使得空气微微震颤,在主控师的操纵下,庞大的桅杆被无形的魔法之手缓缓抬起,稳稳的对准船体基座,在细微的金属啮合声中缓缓下沉、锁定。

整个过程,充满了力量与精准结合的美感。

当所有桅杆全部安装就位之后,最后一步,所有无关人员全部离船,半人马电工组上船,开始完成最终的线路连接,传感器检查,控制系统确认,以及导航设备调试。

全舰采用直流电力发动机,吊舱式推进器,合金螺旋桨推进,同时配备了全套的风帆动力系统。

六面风帆,可以根据感应器采集的风速、风向数据,结合前进方向自主实时调整风帆的攻角,在逆风条件下都仍能通过z形机动,获得不错的推力。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