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章意外收获(求追读,求月票)(3 / 4)

    其实,石匠、铁匠、木匠,都有相通之处。

    就比如秦军,他会石匠活,这是小时候跟着老人们学到的。

    之后他出门打工,学的最为精深的就是机械加工。

    既然铁件都能加工,木头自然不在话下。

    等秦军收拾好左右东西,全都放在了合适的位置,秦汉也推着车子回来。

    车子上面是这一次出窑之后捡到的各种合用的铁,还有一些扔在荒野之中的钢渣。

    “小军,你这是打算炼钢?”

    擦了一把汗,秦汉好奇的问道。

    “对。”秦军也没有隐瞒。

    “那能做几把撬棍嘛?现在全村都去挖石头,我们缺撬棍,总不能都去矿上捡吧?”

    秦军无语,虽然说靠山吃山,但是也不能这么薅矿上的羊毛啊!

    村里的很多东西,都是来自公社里的两座煤矿,没想到秦汉居然能把捡,说的这么理直气壮。

    不过想一想也对,毕竟这是传统。

    秦军此时记起来,周围比他们村里人更猛的比比皆是。

    比如有一个村子,居然把油田用来修建输油管道的管道,偷了大半。

    还有猛人,直接偷了外地勘探队的钻机、钻杆、钻头。

    当然,这些都是集体行为,因为个人做了要吃花生米。

    所以,对于那些丢了东西的单位,就只能吃哑巴亏。

    他们是外来人,还占了当地的土地,肯定不能跟当地人爆发冲突。

    就是有着这种种原因,只要是公家单位,好像都要跟坐地户妥协。

    比如,村里每年都有一些用煤指标,而且都是免费的。

    这肯定是两座煤矿送的,而且不送不行,要不然拉煤的车就要倒霉。

    闹得最厉害的时候,有人居然把铁锹弄弯,成个宽阔的钩形。

    等拉煤的车子过来,稍微搂一下就是几百斤煤。

    因为这个时候的车子,可没有超载一说。

    因为运力不足,都是能装多少装多少。

    那些拉煤的车子,车厢都堆出一个山尖,只要稍微一碰就会坍塌,自然就损失巨大。

    吃亏吃多了,又拿当地农民没办法,就只能妥协。

    像是他家的撬棍,就是纯钢的,六棱的两三厘米直径圆钢,长度有一米二多。

    这东西其实是矿上,用来打炮眼用的。

    这样的钢钎,很难被当做垃圾扔出来,所以想要真正捡到,还是不容易的。

    不过,问问就全说是捡的,你也没办法啊!

    “行,吃过午饭就开干,先弄几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