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章 定海神针(5 / 7)

; 这些位化悲愤为力量,奋笔疾书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好的,下面请您欣赏评书……”

    郭于二人下得台去,女主持走上台来。

    这会儿压根没人手,所谓的女主持,就是郭德罡的媳妇王慧。

    若是王慧有个头疼脑热,不在场的时候,几位演员就得轮流兼职报幕。

    “评书,《三国演义》!”

    “表演者,袁阔成。”

    “切,换成评书就好啦,我们照样……哎,不对?”

    这几位纷纷合上小本本。

    “刚才报幕的说是谁来着?”

    “袁什么成?”

    “什么阔成?”

    “袁阔什么?”

    就在几人跌落“马冬梅”困境之时,袁先生穿着红褐色长衫,缓缓走上舞台。

    观众中有年轻人,便有老人。

    老人一天袁阔成三个字,都是一愣。

    在看到真人后,则无不狂喜!

    今天可来着啦!

    这票买的太值了!

    这已经不是花多少钱的问题,是老先生多年不说,你花钱都没地儿听现场。

    老观众站起来拍手叫好。

    原本场子就被郭于二人带热,有人领头鼓掌,其他观众也纷纷跟进,掌声一浪赛过一浪,压的老头都开不了口。

    袁先生开演前就来了。

    按理说,他只需提前30分钟到,换上衣服即可。

    但老头有规矩,哪怕自己是最后一场,也得头一场就来。

    若是临时出了岔子,他能顶上。

    这就叫艺德。

    在后台观察,眼看着观众那么多,他也感慨。

    多少年没见到小剧场能坐那么多人了。

    一上台受到山呼海啸般的欢迎,老头感慨万分,甚至鼻头有些酸楚。

    “好啊。”

    “有人听就好啊。”

    老爷子拿起御子重重一摔,一道脆响在不大的剧场内转了三圈,余音绕梁。

    这声脆响让鼓掌声减淡的同时,也砸在了几位举报者的心头。

    “怎么办?”

    几人对视一眼,无奈的合上了笔记本。

    袁阔成先生从名字上就能看出,人家是“阔”字辈的。

    曲艺界有句俗话。

   &nb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