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好。
他接触这部戏,是因为某次机缘巧合,在机场候机时,看到了这本。
刚好前往美国的航班要十三个小时,他在飞机上便读完了这本四十多万字的。
看完后回到国内,他便找人买下了版权。
后来经过了解刘艳明也觉得当时有点冲动。
因为原作者都梁在00年头一次写,作品便是这部《亮剑》。
论文学造诣,这本书只能算三流。
但作为一部抗战背景的,爽度却很高。
这本书在出版后,很快就卖了版权,价格是18.8万。
一年后,版权又被一家粤省公司花了60万买下。
再后来,便到了刘艳明手中,他花了100万。
要不人家瓜子二手车拿“没有中间商赚差价”当广告语呢。
买下之后,刘艳明便打算制作和拍摄。
结果就出了问题,剧本数次审核都没有通过。
因为在后半段故事的主人公们下场极其惨烈,真正做到了死走逃亡伤。
刘艳明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,对这些情节感触颇深。
他很喜欢故事的悲剧结局。
而且在中,李云龙这个主人公前期出口成脏,满嘴片汤话,部队那边也很不满意。
刘艳明都麻了。
前边后边都有问题,那还怎么拍?
其实这也算他运气不好,因为来年,刚好是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,国家很重视这一年出品的军旅题材影视剧,他正撞枪口上。
最后还得靠高人,编剧江奇涛,就是后来《人间正道是沧桑》和《少帅》的编剧老师。
他将作品大删大改,直接删除了后半部分内容,又将李云龙这个人物的性格稍加收敛,这才过审。
剧本的事终于搞定,刘艳明已经很疲惫了。
而后便是找演员。
一开始,他心目中的李云龙,其实是唐国强。
他给对方开出了55万的片酬,唐老师拒绝。
后来更是一路加到了100万,对方依旧拒绝。
唐老师觉得这人物与自己的形象不符。
那时候唐老师已经出演过伟人了,他觉得自己去饰演一位性格跳脱的革命军人,会让观众有不好的联想。
老艺术家对自己出演的角色还是很有追求的,接戏也非常严谨。
刘艳明又麻了。
自己喜欢的剧本大改,自己想要的演员拒绝出演。
这会儿回想,便觉得自己有些冲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