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八十三章 明星气象(5 / 7)

    “里边有个角色,挺有挑战性,怎么样,要不要来试一下。”

    说着,小王便详细介绍起了片子和角色。

    张远一听,嘴角直抽抽。

    并同时明白,小王也是憋着坏。

    因为《夜宴》和《集结号》两部超高成本大作,让桦宜不堪重负。

    虽然财务报表很漂亮。

    但战绩可以骗人,战线却不会。

    又加上《功夫之王》的大成本,让对外虎头虎脑,其实内部并不富裕的桦宜财务非常紧张。

    于是,便打算让自家公司的擎天白玉柱,架海紫金梁,也就是冯晓刚,回归老本行,搞轻喜剧贺岁片。

    小成本,大收益,先帮桦宜回回血。

    所以现在捣鼓的这部戏,就叫《非诚勿扰》!

    这种类型的片子,算是冯晓刚最擅长的,信手拈来。

    别看不光投入少,拍摄也简单快捷,还能插一堆赞助。

    但这年头都流行改行,导演不拍几部大制作便显得不够身份。

    所以前两年都一股脑的去整大片了。

    但说书行有句古话,叫做“心有多大,书有多大”。

    一个说书人,能说《杜十娘》,还是《三国志》,不光看功力,还得看心胸。

    心里装的下天下,才能说天下大事。

    评书四大家,为什么是这四位。

    袁阔成的代表作是《三国演义》和《西楚霸王》。

    单田芳的名书是《封神》和《大隋唐》。

    田连元擅说《孙膑与庞涓》还有《刘秀传》。

    哪怕是刘兰芳老师这位女将,人家的代表作也是《岳飞传》。

    四大家,都是说大书。

    因为只有大人物,才能把大书说好。

    冯晓刚和陈诗人这俩的问题就在于,他俩就不是那种大气磅礴的人。

    相较之下,老谋子是真挺大气的,否则也捣鼓不出奥运开幕式这种大戏。

    冯导和陈导,心眼和心胸都不大。

    所以这两位拍大戏,都拍不好。

    心里都是那点私欲,怎么拍国家大事?

    所以冯晓刚拍的大制作,《夜宴》,《集结号》,《1942》,《唐山大地震》。

    或多或少,在票房或者口碑上,都远不及那些插科打诨,逗人一乐的轻喜剧。

    本来这回没打算拍《非诚勿扰》。

    一开始,桦宜因为与寰亚在《夜宴》的合作挺顺利,所以想要接着来。

   &n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