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俗来讲,就是你的行为取决于两种源头,自发和被动。
自发是你想做这件事,被动是收到外部刺激,无论是声音,色彩,触觉。
而当人类在打电话时,你的大部分内源性注意力,都被手机和通话对象所吸引。
你的外源性注意力失去了大脑的决策分配,只剩下本能回应。
所以人家给你什么,你都会本能的接下来。
除了非注意盲,还有非注意失聪,非注意触觉失灵等。
家长经常会对自己孩子说一句话,“我说你时你怎么老左耳朵进,右耳多出,故意装听不到是不是。”
有可能孩子不是故意的,单纯懒得理你,造成了非注意失聪,真的完全没听到你说的话。
哪怕你再大声都没用。
同类型的事,还有王羲之因为练字过于专注,而用馒头蘸墨水吃了一嘴黑。
墨水味道那么冲,他却完全没有察觉,这就是非注意味觉失灵。
这事还在鲁迅,陈毅等名人身上发生过一模一样的。
张远打电话时也会“手欠”。
之前有回在家,他在四合院的大院中来回走动,边接电话。
那天事多,打了一个下午。
等忙完后次日他起床,发现园丁大叔正逮着一只常来他家玩,蹭吃蹭喝的橘猫骂街。
抓着后颈皮,给猫都拽的前脚离地,后脚站立了。
大叔指着院中的一颗桂花树,骂骂咧咧的教育猫。
因为那棵树正面对着院子的几条枝干,已经彻底秃了!
花朵被薅的干干净净。
桂花是小叶花,地上散落的花瓣还都是一片片掰下来的,不是整朵掉的,特别细致。
所以园丁大叔断定这肯定不是被风吹掉的。
那干出这好事的就只有家里常来串门的这只猫了!
直到这时,张远才想起,这是他前一天打电话时,手上闲着,给花一点点揪掉的。
大叔骂猫骂的可难听了。
张远怕自己承认后挨一铁锹,便给橘猫使了个眼色。
这一天,是他头一回见到猫猫叹气……
吃你们家点剩菜真TM费劲……张远从它的眼神中,读出了橘猫的内心。
因为这次掰花的事,后来他特意找谦哥要了几个手把串,有紫檀的,有黄花梨的。
这东西谦哥是行家。
要来后放在茶室,好在长时间打电话时,手里有个东西盘,省的再惹事。
可刚才和茜茜打了俩小时电话,手里可没盘串。
生命自会寻找出路。